Page 80 - 《四川党的建设》数字版 2025年4月下 / 第08期
P. 80
踔厉奋发新时代 治蜀兴川再跨越
78 互动交流
振兴路上写答卷——我的驻村帮扶故事
愿做彝家新寨筑梦人
文 / 刘旭芳
大杉坪村,一个隐藏在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大 一书记,我深知教育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立足大杉
山深处的彝族新寨,这里曾是雷马屏农场的所在地。 坪村实际,我们研制了《“圆梦大学 出彩人生”学生
2002 年,村民们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整体搬迁至此, 奖助专项基金实施方案》,奖励村上当年的学习标兵。
形成了一个由 162 户、983 人组成的大家庭。 同时,充分发挥帮扶部门优势,协调打造幼教点、捐赠
2023 年 7 月,骄阳似火。作为从大山里走出来的 教学仪器设备和文具等物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并抓
孩子,我怀揣着对乡村的深厚感情和改变乡村面貌的 好控辍保学工作。
坚定决心,来到大杉坪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在推动教育发展的同时,我也非常注重大杉坪村
我深知,要想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就必 的产业发展。结合大杉坪村产业现状,我对接县农业
须深入了解村情民意。于是,正式到任前两个月,我 农村局等部门申请产业项目资金,盘活闲置的养鸡
便提前开始走村串户,与村民们拉家常、话发展。在 场,改建为养牛场。为了提升养殖户的收入,我先后
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我协同村干部研制了《党建和乡 多次对接县农业农村局申请牧草种子,发展养殖业。
村振兴发展情况报告》《党建促振兴工作方案》等村 此外,我还邀请四川农业大学、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
级发展文件,明确了大杉坪村的发展方向,也让我更 专家针对肉牛、蜜蜂养殖等开展一系列培训,提升农
加坚定了责任担当。 户的种植养殖技能。
融入村子的过程就像揉一团苦荞面,需要耐心和 六百多个日夜的耕耘,让大杉坪村的每寸土地都
巧劲。为了推进乡村治理工作,我们创新性地引入乡 浸润着新生的气息。我们制定的发展方案正在一步步
风文明积分管理工作,并作为雷波县“积分制 + 清单 落地:推行“周末值班制度”,让村民随时能找到“戴
制 + 数字化”示范村扎实开展工作。然而,在深入推 草帽的干部”;乡风文明积分数据库里,162 户人家的
广该项工作时,村民吉作哈呷却不以为然。“要做事 点滴进步化作电子屏上跳动的数字;“以购代扶”的
才能兑换积分,是积分能当饭吃?”他掰着玉米棒, 七彩菌汤煲、雷波脐橙等特色农产品,助力村集体经
不屑地说道。我边帮他掰玉米,边耐心地解释:“积 济增收 10 余万元……最让我骄傲的是,“圆梦大学”
分能换米、面、油等生活日用品!我们驻村工作队协 专项基金已经送出了 49 名大学生、54 名中职生(含
调了近 10 万元的物资等大家来兑换。”他抬头望向 “9+3”学生)。
我,说:“要是真的,我带头做好家里的卫生。”1 个 去年考上大学的小伙子阿尔叶惹紧紧握住我的手,
月后,他家第一次“跳”上红榜,看到吉作哈呷家的 激动地说:“刘书记,卡莎莎(彝语:谢谢)!是您的
变化,村民们啧啧称奇。这为村民扎实开展积分兑换 帮助让我圆了大学梦,我一定好好学习,将来回报家
工作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了大杉坪村移风易俗、 乡!”那一刻,我看到了驻村帮扶的力量,也更加坚定
基层治理等工作。 了继续当好彝家新寨筑梦人的决心。(作者系四川省教
教育强、人才兴、乡村旺。作为来自教育系统的第 育厅派驻雷波县黄琅镇大杉坪村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