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 - 《四川党的建设》数字版 2025年4月下 / 第08期
P. 82
踔厉奋发新时代 治蜀兴川再跨越
80 互动交流
振兴路上写答卷——我的驻村帮扶故事
用脚步丈量土地 以真心浇灌希望
文/周渊
2024 年 8 月,我迎来了人生的转折时刻——从绵 让资料管理更加高效便捷,我们引入数字化管理手段,
阳市区奔赴 50 公里外的三台县新鲁镇含苞村,担任驻 利用电子表格、数据库等工具,对资料进行动态更新。
村第一书记。 曾经粗放、零散的资料,如今变得精细、系统,不仅
初到含苞村,面对陌生的环境和繁重的振兴任 可以让上级部门精准了解含苞村,也成为我们精准制
务,我沉下心来,迅速完成角色转化,全身心扑在这 定帮扶举措的重要依据。
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正是在对基础
了解村子是开展工作的第一步。我带领驻村工作 资料的梳理中,我们找到了增强乡村凝聚力的突破
队,爬坡上坎、穿林过河,用脚步丈量村子的每一寸 口——文化建设。我带领驻村工作队深入田间地头,
土地,历时四个月绘制出 12 张村级“导航地图”,让 与村民们交流探讨,了解村庄的历史文化、风俗习
村民的居住位置清晰明了,村户的信息详细准确。 惯。经过两个月的调研走访,我们设计出了独具本
地图不算大,但每一处标记、每一条线都承载着 村特色的标识图案,初步确立了以“孕育含苞希望、
我们对村民的深切关怀。有了这些“导航地图”,我 厚植乡土根基、共绘振兴宏图”为核心的文化理念。
们的驻村帮扶工作就像有了“导航仪”。无论是日常 “孕育含苞希望”,饱含着全体村民对未来的美好
走访还是紧急情况,我们都能迅速定位,大大提高了 期许;“厚植乡土根基”,体现了对乡村历史文化
工作效率。 与自然资源的守护;“共绘振兴宏图”,则是号召
在走村入户中,我发现最近的场镇距离村庄近 8 全体村民和社会力量携手共进。我还记得,在村民
公里,村民外出办事面临诸多不便。为此,我和驻村 代表大会上,当标识图案首次亮相时,全场响起持
工作队积极探索,组建了一支“爱心车队”。只要村 续不断的掌声——那一刻,从村民们的眼中,我感
民有出行需求且顺路,只需一个电话,“爱心车”就 受到了被认同。
能开到家门口。这不仅为村民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驻村的这段日子,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时光。每
还节约了出行成本。我觉得,“爱心车队”就像一座 当为村民排忧解难,看到他们舒展的眉头和真挚的笑
无形的桥梁,拉近了我们与村民之间的距离,让村民 容,那份职业成就感和使命感便油然而生。乡村全面
真切感受到我们的关怀,也增强了他们对我们的信任 振兴的路还很长,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扎根基层,不
和认可。 忘初心,和村民携手奋斗,含苞村的未来一定会更加
在推进各项工作的同时,我们依照“一户一 美好。而我也会继续实干笃行,用行动写好含苞村乡
档”“一事一记”的原则,对村里的人口信息、土地 村振兴答卷。(作者系四川九洲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
资源、产业现状等基础资料进行全面梳理分类。为了 司派驻绵阳市三台县新鲁镇含苞村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