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干部工作
锻造新时代高素质年轻干部队伍——解码宜宾市翠屏区“青翠计划”创新实践
2025-04-21 16:51来源:四川党建网

近年来,宜宾市翠屏区紧扣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总要求,创新实施“青翠计划”,以系统性思维破解年轻干部培养难题,构建起“选育管用”全链条培养机制。这一探索不仅激活了干部队伍“源头活水”,更为年轻干部成长按下“加速键”,为长江首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青春动能。2024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16.3亿元,全国百强区排名实现“四连升”、进位第55位,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进位第50位。

全周期培育体系:破解成长瓶颈新举措

创新“入职第一课+青翠课堂”双课铸魂模式。将新录用公务员100%纳入培养体系,由组织部长在初任培训时开展集体座谈,通过开展一次先进典型专题分享、一次纪律教育、一次公务员法律法规集体学习,讲好入职第一课。近年来,已对199名新录用公务员开展入职培训,配套发放《“青翠计划”成长手册》等教材,扣好公务员生涯“第一粒扣子”。创新开设“青翠课堂”,推动“一把手”上讲台、讲理论、谈发展、教方法,已累计开设17期“青翠课堂”,培训学员3400余人次。推行“政治导师+业务导师”双师帮带模式。采取“一对多”的形式,邀请区级领导干部担任政治导师,采取“一对一”的形式精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或分管负责同志担任业务导师,建立“周联系、月谈心、季评估”机制。通过“双师帮带”,年轻干部在岷江新区建设、李庄古镇改造等重大项目一线快速成长。2024年,导师帮带项目完成率达95%,干部独立担当比例提升40%。探索“专班历练+跟岗锻炼”双轨实践模式。对内,注重将年轻干部放到攻坚一线锻炼,每年选拔一批干部到全区19个项目建设指挥部等重点攻坚前沿历练成长,精准分类建立引进人才、选调生等“蓄水池”377人。对外,注重选派综合素质过硬的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跟岗锻炼,2025年从发改、投促、园区、农业等领域选派10名干部到安徽、江苏等沿海发达地区开展为期3个月的跟岗锻炼,推动综合类干部和专业型干部会师。

全流程管理体系:构建关心关爱新生态

创新建立“青苗—青竹—青松”三级成长档案。设置42项指标量化赋分,构建阶梯式培养体系,精准助力干部成长。“青苗”阶段,聚焦新入职年轻干部培养,重点记录政治素养培育、业务能力夯实等表现,坚定初心使命;“青竹”阶段,关注干部在关键岗位的历练提升,重点追踪攻坚克难能力、创新思维培养,通过“压担子”“搭台子”促进干部在实践中磨砺担当,成长为可堪重任的中坚力量;“青松”阶段,聚焦成熟期干部的示范作用,系统评估统筹协调能力、担当作为成效,培养“站得稳、扛得住、走得远”的后备骨干队伍。加强“八小时”内外观察监管。创新实施“谈、看、测、研、验、定、用”政治素质考察“七步工作法”和干部“生活圈”考察制度,通过广泛谈话、量化测评、近距离观察等方式,多维验证干部真实表现,并将结果同表彰奖励、信访举报、问责处分等情况进行相互印证、比对,深入分析研判干部行为特征,精准刻画干部肖像。坚持开展政治能力测试。按照“以考促学、以考促干”要求,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推荐组织436名干部围绕“六个新翠屏建设”参加考核测试,将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50名干部选派到重大项目、工作专班实战培养,提拔使用19人,晋升职级12人。

全方位激励体系:营造干事创业新气象

正向激励促担当作为。制定出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十五条、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操作细则等一系列新举措,23名工作表现突出的干部获优先提拔和晋升职级,8名受到市委市政府综合表彰的干部年度考核直接评优。畅通“回城通道”,每年统筹安排一定数量乡镇干部交流到区级部门或近郊镇(街道)工作,采取“乡镇工作年限加分制”,定向为乡镇工作人员设置公开考调到区级部门(单位)岗位。对疫情防控、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和重要保障等专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301人给予及时奖励。创新建立干部职工职业能力提升奖励机制。对干部职工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提升专业技术能力的,给予一次性现金激励1000至2000元。2024年,全区68名干部职工考取会计师、监理工程师、一级建造师等职业资格(证书)74个,兑现现金激励经费9.4万元。探索反向激励和后评价机制。印发科级领导干部反向激励暂行办法,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避事型”“佛系型”“不作为型”干部,设置6种反向激励情形和7种反向激励措施。对在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等过程中受处分且影响期满的干部,建立实施“后评价”制度,对干部受处分后表现开展综合评价,鼓励其重新出发,担当作为。“后评价”制度实施以来,共有19名受处理处分干部得到提拔重用或晋升职级。

(中共宜宾市翠屏区委组织部 雷晰然 巫俊羽)

编辑:黄敏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