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甘孜州立足培养执政骨干力量,联合清华大学、省委党校举办2025年度青年干部培训班,分为州委党校、省委党校、清华大学三个学习阶段,采取“课前微课堂+理论教学+实地观摩+课后交流”模式,让41名参训学员重回课堂,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着力提升执政能力和综合素质。
“思想充电”夯基础
学员在香山革命纪念馆追忆革命历史
“刚才,李帆教授讲授的《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课,深入剖析了当前国际形势,讲解了‘一带一路’基本框架和战略意义,结合甘孜实际、生动案例,系统分析了甘孜在“一带一路”中的位置和作用,让我陷入思考,深受启发。”这是拥中同学的课后分享。这次培训,甘孜州坚持以学员需求为导向,结合青年干部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困惑等情况,量身定制培训课程体系,科学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位学员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理论课程主要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等为主线,覆盖历史、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全方位丰富学员理论知识体系,锤炼坚定理想信念,塑造廉洁为政形象,培养担当作为本领,让每位学员在理论熏染中华丽蜕变、成长成熟。
“观摩充电”提能力
学员在中关村科技园合影
“中关村以改革破除藩篱、以改革聚合资源实践,为我们突破地域局限、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方法论。我回到工作岗位后,一定要把今天看到的、学到的、想到的,结合理塘县实际,转变思路和理念,跳出理塘看理塘,以敢于创新、勇于改革的精神推动工作。”呷玛斯郎同学参观中关村科技园后发出了感慨。这期培训,甘孜州结合理论课程内容,先后组织学员到成都市蒲江县铁牛村、北京市东城区草厂胡同、香山革命纪念馆、中关村科技园等实地观摩学习,从学习乡村产业发展到基层治理理念,从追忆革命历史到感受科技创新力量,每位学员在理论学习到现场学习中感受双重触动,启迪深度思考。通过“理论教学+实地教学”模式,进一步强化学员思维理念,拓展工作视野,促使学员学得更牢、学得更透,切实提升实践能力。
“互学充电”补短板
学员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交流讨论现场
为深化学员学习成果消化吸收,培训课程设置“课前微课堂、课后交流分享”环节,倒逼学员深度理解每天学习内容,汲取其精髓要义和实践方法。在课前微课堂,来自不同领域的学员轮流分享学习体会、工作方法、所见所思,让学员取长补短,相互激励。在课后交流分享,大家结合自身看法和认识,充分发表不同观点,相互交换不同意见,展开激烈讨论,有利于大家互学互鉴,实现共同进步、共同提升。“每次交流讨论,让我感到一种压力和紧迫感,同学们都充满活力和激情,每次交流都是一次灵魂碰撞,一次思想升华。如果说,课堂是传播知识的化学元素,那么交流就是吸收知识的催化剂。”张继位同学深有感触。
(中共甘孜州委组织部 谭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