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美
近年来,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国家科技特派团专家人才力量针对全县产业发展中思路不清、力量分散、支撑不够等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靶向引导,精准发力,在谋划落实产业发展方面出实招、用实劲、求实效。
当好参谋助手,凝聚思想共识。明确“一条主线”。以现代农业发展为理念,调结构、上规模、重质量、树品牌,加快发展特色养殖业、特色林产业、特色种植业、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实现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农旅融合产业形态、三产融合建设路径的发展主线。瞄准“两大定位”。立足美姑资源禀赋,确立把美姑建成大凉山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中国彝文化民族风情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的两大定位。落实“五条遵循”,推行抓循环发展促生态、抓农旅融合促特色、抓园区建设促效益、抓长短结合促增收、抓主体建设促带动“五抓五促”工作法,解决乡村发展产业抓不住重点、落不到实处的问题。
深挖人才特长,集聚精锐力量。组建“攻坚队”。组建“校+科研单位+市(县)农技干部”组成的人才技术服务团队,聚焦马铃薯、草食牛羊、燕麦荞麦、特色畜禽等农业主导产业,围绕产业技术指导服务、品种技术引进推广、技术瓶颈集中攻关、本土人才培养帮带、农业产业功能拓展等方面,开展全产业链技术服务。截至目前,共规划产业发展方案35个,扶持16个村集体经济和发展28个重点产业项目建设,覆盖现代农业产业园区6个,产业基地29个。成立“智囊团”。根据特派团专家人才专业特长,设置林产、肉牛、果蔬等9个专业指导组,对全县18个乡镇产业发展累计提供选点勘界、图纸设计、施工指导、质量监督、政策技术咨询等跟踪服务611次,确保重大产业发展项目落实精准,风险降到最低。培育“先行军”。将培育善经营、懂技术的干部人才、致富带头人作为科技特派团产业扶持的关键,先后组织乡镇党政正职、致富带头人前往宁波、成都、乐山等外出考察、交流、学习300人次,用活“乐美”“美仑”培训平台,牵头开办致富带头人培训班2期,培育致富带头人100人,提升乡村干部发展产业实战水平。
健全干事机制,营造创业环境。落实政策奖补机制。制定《美姑县2023—2025年农业产业化发展激励奖补实施方案》,推动“1+2+2+N”农业产业发展进程,每年统筹整合各类资金,对成功挂牌的省级园区、州级园区、县级园区、县级基地和家庭农牧场(种植养殖大户)分类给予不同层级的奖补,激发专家人才、乡村干部人才和驻村帮扶工作队领办产业项目和集体经济的热情。加强典型示范引领。引进四川农业大学的自主研发成果及国家主推技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侯古莫镇牵头举办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现场技术培训会,实现机播机收作业,节约劳动力达45%以上。构建激励服务链条。将科技特派团专家人才纳入美姑智库专家人才库,对入驻人才驿站聘期1年以上的专家人才,根据产业发展情况,按月发放生活补贴、岗位激励金。升级“英才卡”含金量,拓宽科技专家人才服务项目10余项,全程享受岗位激励、人才公寓、研修疗养、定期体检等“贴心式”全要素周期服务,引导科技专家人才在产业发展中主动作为。
(作者单位/中共美姑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