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2025年1月上/第1期
“师带徒”带出好苗子
2025-01-08 11:19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天全县大力推行“导师帮带制”,助年轻干部成长——

文/黄子鑫

汪宣华(右一)带着徒弟王柯(右二)入户走访。 供图/天全组

“王珂喜欢跟我们拉家常,和我们熟悉得很。”2024年12月16日,在雅安市天全县新华乡河埝村,说起村干部王珂,乡亲们纷纷“点赞”。

去年8月,王珂通过天全县村级党组织后备力量选拔到村。作为一名“90后”姑娘,王珂很想到农村“干一番事业”。但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她,对农村的土地政策、风土人情等十分陌生,村民也时常投来怀疑的目光。“那时候,一听到群众反映问题就‘后脊梁发凉’,害怕与群众打交道。”如何尽快融入乡村,成了王珂要迈的“第一道坎”。

王珂的困惑并不是个例。2024年以来,针对乡镇党政及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后,部分干部存在有理念缺经验、有思路缺办法、有知识缺胆识“三有三缺”的问题,天全县大力推行“导师帮带制”,安排工作年限长、实践经验丰富的“老班子”“老书记”“老乡镇”帮带年轻干部成长。

新华乡党委副书记、宣传委员、统战委员汪宣华因此成了王珂的导师。“做群众工作要听得懂群众的真实需求,真正做到感同身受。群众说话时要耐心听,尽力解决其合理需求,不合理的也要倾听,再加以解释。”汪宣华的一番话,让王珂领悟到做好基层工作既要懂“人情世故”,更要“坚定原则”。

此后,为了尽快熟悉村情,王珂每天跟着“师傅”进村入户,调解矛盾纠纷、处置突发事件。遇到棘手的问题,汪宣华总是让“徒弟”冲锋在前,自己在后面支持,帮助徒弟积累“实战”经验。多看多听,没过多久,王珂就和村民打成一片,成了河埝村村民的“自己人”。

扎根基层,在一线磨砺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王珂的快速成长是天全县培养基层干部的缩影。

过去一年,天全县坚持优选帮带导师,打破行业、职务、身份等限制,既注重从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老乡镇”等“基层大咖”中选拔,又注重从站所专业技术能手、农村实用人才、党员致富带头人等“草根专家”中选拔。

“我们根据帮带对象差异化需求,开展分类帮扶。”天全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苏世杰说,新选拔的村级党组织后备力量、到村任职的大学毕业生等,由经验丰富的“老班子”“老书记”“老乡镇”帮带;针对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后备力量,安排懂经营、会管理的技能人才、技术能手结对帮带,推进强村富民。

帮出真本领,带出好干部。天全县还对导师及帮带对象开展“捆绑”式考核,既考核导师履职情况,又考核帮带对象学习成长情况,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提拔重用、评先评优的依据。截至目前,天全县已提拔重用导师27人、评选优秀导师16人、储备村级党组织后备力量214名。(作者单位/中共天全县委组织部)

编辑:陈建佳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