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永县打破行政区域限制,成立功能型片区党委——
文/ 《四川党的建设》全媒体记者 王瑾
茶农在红岩茶园中采摘鲜叶。图/李树坤
2024年12月10日,叙永县茶叶现代农业园区里,瑟瑟寒风抵挡不住村民们的热情。来自泸州市叙永县红岩片区的红岩、宝元、百花、丹山、丹桂五村的200余名村民齐聚一堂,认真聆听叙永县农业农村局茶叶专家的现场授课。
资源共享、活动共办、产业相融,早已成为红岩片区五村的常态。
一切要从2022年说起。沿着丹山山脉分布的五村,地域相连、情况相似,但产业模式不同、发展各有快慢。“比如红岩村茶叶种植面积超万亩,而相邻的宝元村主要种植柑橘,全村仅种植几十亩。”叙永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整体来看,五村产业规模不大,导致招商引资困难,乡村发展后劲不足。
如何以产业振兴为着力点推动乡村振兴?2022年,叙永县打破原有行政区域限制,引导红岩片区五村党支部联合成立叙永县首个村级功能型片区党委,通过组织共建整合五村的土地、资金、劳动等生产要素,推动五村形成编制连片规划、项目整体包装、产业联动发展、事务共同处理的融合发展新态势。
“统一的目标让路径更清晰,专家团队制定了优势产业发展、农文旅融合、山地康养民宿等连片打造项目规划。”片区党委书记、政协叙永镇工委主任王芳举了个例子,“按照规划,我们建成了以红岩村为核心区、其余 4 村为辐射区的叙永县茶叶现代农业园区。”
建立茶叶种植生产标准、推动从茶苗到成茶的全产业链建设、完善茶叶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产销高效循环……规划先行,茶叶品牌不断擦亮,园区先后建成市级、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红岩村党总支书记韦思华告诉记者,通过抱团发展、连片带动,片区内大宗茶鲜叶市场收购价格提高30%,农户每亩茶叶增收3000元,村集体公司2024年收入超60万元。
片区党委不仅畅通了产业发展的“大路”,也让村与村之间的“小路”更加畅通。片区党委通过整合资金,打通村与村之间的连接道路5.3公里,实现村村连、户户通。
因路而兴,民宿发展驶上“快车道”。“自从开车可以直接到门口后,我家民宿的生意更好了!”“乡村里”农家乐老板潘洪秀算了算——平均每月有400多人来住宿、游玩。
打造康养民宿集群、建设研学基地……红岩片区共享资源优势、共建营销体系、共育富民产业,茶产业持续延链补链强链,五村携手走出一条茶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
新的共建成果也在逐渐落地。由片区党委牵头,采取飞地联营共建模式盘活宝元村闲置土地,由百花村、丹山村等共同出资建设的叙永镇豆腐干加工厂,预计今年下半年就可建成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