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2025年1月上/第1期
抓管理改革 让流动党员“有家更有为”
2025-01-08 10:20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文 / 宋良勇

当前,城乡、地区之间人员流动更加频繁,流动党员群体不断壮大,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等问题日益凸显,亟需研究新办法、新措施。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和改进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省委组织部制发《若干措施》,对新时代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作出部署。

流动党员管好了作用很大,管不好影响很大。作为劳务输出大市,遂宁登记在册流出党员1.85万名。为聚起流动的旗帜,市委明确要健全流动党员党组织,让在外党员找得到“家”,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力量,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有家更有为”。

船山区返乡流动党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供图/遂宁组

改变“分地域、按籍贯”组建模式,全市“一盘棋”建立覆盖全面的组织体系,推动流动党员党组织由“游击队”向“正规军”转变。目前,在流动党员党组织的建立上,各地一般以县乡为单位,集中在流入党员多的地方组建,且存在重复建的问题,而流入党员少或分散的地方几乎都没有建,不少流动党员“游离”在党组织之外。以遂宁为例,市县乡三级分别设置流动党员党组织57个,主要集中在11个城市,纳入流动党组织管理的党员人数约占流出党员总数的30%,而且交叉重叠、互不隶属,功能虚化、作用不佳。基于行政架构的传统组织设置、以属地和单位为主的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新需求,需要市县乡“一盘棋”管理,从更高层面来统筹整合资金资源和力量。要在排查报备上下功夫,压实流动党员和流出地党支部责任,细化明确报备程序,逗硬执行报备制度,摸清流动党员的底数和流向。要在组织覆盖上下功夫,调整现有设置方式,根据流动党员分布情况,在全国范围内划分5个片区,建立市一级的片区流动党员党委,再按地域及行业分布,下设流动党员党组织,确保流出党员全员纳管。要在配强班子上下功夫,由市级驻外机构党员主要负责人兼任片区流动党员党委书记,优先选择居住在流入地的退休党员干部任下设党组织书记,将政治上靠得住、创业有门路、党员群众中有声望的商(协)会党员作为补充。同时,市县两级从“家里边”联合选派党建指导员或专职副书记到流动党员党组织工作。

改变“分层级、分条块”管理模式,市县“一股绳”构建高效协同的责任体系,推动流动党员管理由“粗放式”向“规范化”转变。当前,组织、人社、商会等部门以及市县乡村四级“多层级、分条块”抓流动党员、农民工管理服务,难免各自为政、推诿扯皮。流入地和流出地“双向共管”模式,难免出现信息壁垒和沟通不畅。一些流入党员较多的流入地,将流入党员全员纳管,也存在诸多困难。遂宁市仅2024年就收到34起因找不到流入地纳管党组织、组织关系转接障碍等党员求助。所以,作为流出地,宁可上前一步出现“交叉”,也不退后一步出现“空白”。要在全域协同上着力,市县联合成立管理服务协调小组,重点解决需跨地域、跨部门协调的具体问题;整合城乡基层治理项目经费、农民工服务站点补助、工会关爱服务农民工工作经费等,保障流动党员党组织工作经费,采取租赁、与驻外机构共用、流入地党组织共建等方式保障活动场所。要在内外联动上着力,建立“组织对组织”工作机制,由“流出地党组织—流动党员党组织—流入地党组织”直接沟通,流出地党组织发起纳管和转接需求,流动党员党组织主抓教育管理,定期向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反馈工作情况,变党员个人“多头找、多地跑”为组织“直接转、直接管”。要在两地共建上着力,强化与流入地的沟通协调,将运行良好、功能健全的流动党员党组织逐步委托或移交流入地党组织进行管理。

改变“隐身空挂、口袋流浪”党员现状,条块“一体化”完善紧贴需求的管理体系,推动流动党员由“边缘化”向“深融入”转变。目前,部分党组织要求流动党员尽义务多、保障其权利少,一些党组织单纯就教育抓教育、就管理抓管理,一些流动党员身份意识淡化,“口袋党员”“隐身党员”增多。服务凝聚是工作手段,价值实现是工作目标。要在服务中去引领,“一体化”搭平台,引导流动党员融入当地发展,带领在外务工群众勤劳致富。要推动政治引领“入心”,探索更为灵活的多方协同教育管理方式,推行流动党员学习“一卡通”,避免反复学、重复学。要推动关心关爱“可感”,把功夫下在解决流动党员困难问题上,开展“有事找支部”活动,定期与流动党员沟通联系,通过党员了解收集解决整个群体的困难问题,包括证件异地办理、随迁子女入学、大病医疗救助、讨薪维权等操心事、烦心事,让他们感觉自己在外干事创业有组织、有“家人”、有“靠山”,真切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力量。要推动团结凝聚“可及”,结合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和“引客入遂”计划,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走出去、引回来”搭平台,帮助回引人才、资金、项目,关注和掌握一些回乡创业的党员骨干分子,适时充实到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去,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作者系中共遂宁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

编辑:母婧潇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