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0 - 《四川党的建设》数字版 2025年4月下 / 第08期
P. 70
68 人物风采
葡萄卖到了每斤 15 元的高价。在村 者。然而,城市的繁华并没有让他 场的抢手货。
民们眼中,易超不仅是技术员,更 停下对家乡的思念。2019 年,一条 但王诚并不满足于此。2023
是致富的引路人。 关于宜宾竹产业的新闻触动了他的 年,他敏锐察觉到园艺产品的市场
九年来,易超的工具箱越来越 心。“家乡满山都是竹子,我为什 潜力,果断转型生产竹篱笆、竹栅
满:小锄头、雨靴、病害图谱……田 么不能把它们变成财富?”带着这 栏。“我们的竹篱笆特别受欢迎,
间成了她的露天课堂。她在推广玉
米大豆复合种植技术时,让玉米亩
产达 400 公斤,大豆亩产 50 公斤,
◎人物名片
土地利用率提高了 30%;她组建的
农机服务队,实现了粮油生产全程 王诚,宜宾
机械化,每亩节约成本 200 元;她 宜之乡农业发
的公司年均服务面积超 6000 亩,带 展有限公司负
动 50 名农户就业,培养的 8 名农机 责人。
手人均增收 2 万余元。
“每次吃到用自己种的小麦做
的面饼,都觉得特别香!”从大学
王诚(左)与工人交流产品工艺。图 / 陈小芳
生到“田秀才”,从技术员到致富
带头人,易超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
野上,不仅收获了累累硕果,更体 个念头,他返乡创业,一头扎进了 今年销售额已近 200 万元!”王诚
会到了助农共富的喜悦。 楠竹的世界。 笑着说,如今,公司年销售收入突
创业之初,困难重重。资金短 破 500 万元,更让他自豪的是,工
山旮旯里种出“致富竹” 缺,他拿出全部积蓄,在当地党委、 厂里30多名员工都是附近的乡亲。
政府大力支持下,建起 2000 多平方 曾在浙江打工的群乐村村民罗琴,
在宜宾市高县复兴镇的山坡 米的厂房;技术不足,他就带着团 因孩子上学而返乡,一度找不到工
上,一片片翠绿的楠竹林随风摇曳。 队反复试验;市场难拓,他跑遍各 作的她,如今在厂里一年能挣 5 万
谁能想到,这些曾经无人问津的竹 地调研,最终将目光锁定在竹工艺 多元。“早晚都能顾家,比在外漂
子,如今竟成了乡亲们的“致富密 品上。第一批竹筒产品上市后,订 泊强多了!”她边说边麻利地打磨
码”。而这一切的改变,离不开“90 单如雪片般飞来,供不应求的场面 着竹片,笑容里透着满足。
后”年轻党员王诚的努力。从城市回 让王诚信心倍增。他趁热打铁,投 王诚的“竹文章”越写越大,
归乡村,从电商转型竹业,他用青 入 300 多万元购置先进设备,创立 产业链的齿轮也随之转动。镇上的
春和智慧,让普通的楠竹“七十二 “川竹清”品牌,通过电商平台把 快递公司每天雷打不动来拉货,专
变”,“飞”出了大山。 笔筒、果盘、存钱罐等精巧的竹制 业砍竹队活跃在山林间,连邻县的
1992 年出生的王诚,曾是大城 品卖向全国。一根根普通的楠竹, 竹农都赶着把竹子往这里送。种竹
市里一名事业风生水起的电商创业 在他的手中“七十二变”,成了市 大户廖国海算了一笔账:“过去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