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四川党的建设》数字版 2025年4月下 / 第08期
P. 35

33
                                                                                               www.scdjw.com.cn





                                           把握“人无我有”的文旅发展密码


                                           文 / 牟戴天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赴贵州和云南考察调研。                              人无我有,抓手在于创新突破。模仿和跟风在文
          如何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重要关注点。考察                            旅产业中是难以长久的。唯有创新,依托本土资源禀

          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释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                            赋的“创造性转化”,才能打造独一无二的旅游产
          的方法论:“怎么抓好旅游呢?就是要保留自己的特                            品。敦煌壁画借助数字技术重现飞天神韵、贵州“村
          色,抓好人无我有的东西。”                                      超”“村 BA”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引擎,这些创新实
              不必讳言,当网红打卡地陷入复制粘贴式的怪                           践彰显出文化基因强大的生命力,也证明了文旅行业

          圈,美食街的霓虹与古镇的飞檐沦为工业流水线的标                            只有不断创新探索,才能保持竞争力和吸引力。要立
          准件,某些文旅项目正在丢失最珍贵的文化基因,同                            足资源基础,运用现代传播方式讲述文化故事,借助
          质化竞争正在消解游客的探索热情。而“人无我有”                            数字科技激活沉睡记忆,创新打造可知、可观、可
          的科学方法论,则是对地域文脉的深度解码,也是对                            感、可玩的文化旅游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持续

          当地资源禀赋的创造性转化,正在成为破解文旅产业                            提升新鲜感、拉满体验度。
          破局出圈的核心密钥。                                             人无我有,成功在于品牌塑造。在消费升级和产
              如何实现“人无我有”?答案是,处理好保护和                          业变革的双重驱动下,文旅融合早已不再是简单的产
          发展的关系,持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业叠加,而是要将文化底蕴、旅游体验、人文情怀紧

          创新性发展。                                             密交织起来,形成品牌效应,实现从“流量争夺”向
              人无我有,关键在于特色挖掘。无论是承载着人                          “价值创造”的转型升级。要加快构建彰显兼具现代
          们对“大唐盛世”无限遐想的大唐不夜城,还是赴一                            范和地方味的原创文化 IP,加快发展特色文旅消费场
          场“长桌宴”、喝一次“高山流水”酒的西江千户苗                            景、消费地标,创造更多有影响力的文艺作品,打造

          寨,拥有丰富人文资源、浸润着历史文化气韵的地                             具有辨识度的文旅品牌,让更多的人想去了解、进而
          方,总能够吸引游客慕名前往。但要看到,很多独特                            喜欢。要注重用好宣传力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宣
          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往往隐藏在日常生活的背后。一                            传推介矩阵,通过游客口碑、社会评价来开发、挖掘
          方面,需要我们去深度挖掘独特的文化因子,提炼并                            一批潜在的文旅产品,持续提升地方文旅知名度、美

          强化不可复制的特色元素,让游客感受到“此处独                             誉度。
          有”的魅力;另一方面,要找到文化保护与文化发展                                “人无我有”不仅是发展策略,更是文化自信的
          两者平衡点,形成“文化保护滋养旅游特色,旅游收                            当代诠释。当每个城市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表达
          益反哺文化传承”的双向奔赴,推动文化底蕴、旅游                            方式,当每处山水都能讲述独一无二的中国故事,文

          体验、人文情怀紧密交织、有机融合,走出一条持                             旅产业才能真正突破同质化竞争的“红海”,驶向高
          续、健康的发展之路。                                         质量发展的“蓝海”。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