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四川党的建设》数字版 2025年3月上 / 第05期
P. 37
35
www.scdjw.com.cn
访平台
从 1 到 100 的“关键一跃”
文 /《四川党的建设》全媒体记者 范吴瑕
一项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
工厂,能有多难?
“产品研发成功,不代表能顺
利生产出来,看似只有‘一步之遥’,
但技术、资金、市场,每一道坎都可
能让初创企业折戟沉沙。”2 月 25
日,文澜智谷中试产业基地创新发展
总监肖砾谈起科技成果转化,直言这
道鸿沟的存在“着实久矣”——“成 文澜智谷中试设备。供图 / 受访者
果实用性不强、转化率不高、转化渠 “成果转化”中的烦恼和顾虑。 程化建设能力为基础,为中试项目
道不畅,都是现实难题。” “经过几年的攻坚,中国科学 提供“一站式”工程化验证服务。
如何跨越转化鸿沟?四川加快 院已经完成项目的技术开发,现在 这种硬核“支撑力”带来的最
布局中试平台。上接科研、下连市 正是成果转化的关键阶段。”孙玉 直接变化是:企业、团队能轻装上
场,不同领域的中试平台加速涌现, 凡坦言,实验室里的设备、环境相 阵,缩短研发周期、降低试验成本、
成为助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转化 对可控,但一旦进入量产阶段,复 提高成功率。
器”,让科技成果从“生”变“熟”, 杂的环境对设备、工艺提出了更高 去年 7 月“上新”的碳纳米管
完成从 1 到 100 的“关键一跃”。 要求,如何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 中试项目,正以最快速度推进,未
效率生产出高合格率、高可靠性的 来将解决天然气制备碳纳米管技术
中试项目的硬核支撑从哪里来—— 产品,成了摆在团队面前的难题。 中存在的天然气利用率低、尾气未
老厂房里的“专业”能力 一个运行高效的中试平台,是 利用、成本偏高等问题。“百吨级
2 月 25 日,成都市青白江区文 帮助孙玉凡团队跨过难关的关键。 中试线的设备组装、电气调试、管
澜智谷中试产业基地(以下简称“文 而文澜智谷的“专业能力”正 道安装等工作正在加紧推进中。”
澜智谷”),新签约的中试项目“高 好切中企业所需。“工程师经验丰 见到文澜智谷中试产业基地副总经
铝粉煤灰制备铝硅新材料实验平台 富、仪器设备可以共享、厂房设施 理苏华时,他正在中试现场与项目
项目”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团队组建和 管网齐备,还能小批量试生产。” 方工作人员交流。
设备搭建。对于项目负责人孙玉凡来 肖砾介绍,基地聚焦新材料与碳中 与苏华并肩的,还有文澜智谷
说,文澜智谷的介入让他少了许多 和领域,以硬核底层支撑和特色工 的电气工程师、设备工程师。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