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四川党的建设》数字版 2024年10月合刊 / 第19-20期
P. 36

踔厉奋发新时代  治蜀兴川再跨越



            34 时评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文 / 蔡建军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2023 年 10                         尊重人民的主体性,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月,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
                正式提出,为文化发展注入时代“活水”。一年来,                           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剧作者”。群众既是文化惠民的受益者,也是主
                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融                           要的参与者。文化发展要解决好“依靠谁”的问题,
                汇激荡——锦绣河山,书香浓浓;各地博物馆、文化                           找到胜利前进的力量源泉,进而以强大动力不断创造
                馆、文化遗址等人潮涌动,“文化游”广受青睐;各                           新的辉煌成就。要牢固树立依靠人民群众的观点,虚

                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惠民活动,为人们送上缤纷文化盛                           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把群众的智慧和实践创
                宴……丰富的文化活动、高品质的文化供给,不断增                           造作为源头活水,依靠群众的主动精神推进文化的创
                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新创造。要始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积
                    文化来源于人民、属于人民,必须服务人民、惠                         极营造健康、宽松、和谐的创作氛围,创造鼓励文化

                及人民。新征程上,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创新的有利条件,让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创新实施文                           中登舞台、唱主角。
                化惠民工程,以高质量文化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共享文化建设成果。
                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人民性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人民

                    立足人民的真实需求,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共享文化建设成果。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是保障人
                新期待。人民通过劳动实践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                          民文化权益、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近年
                丰富物质世界的同时,也在生产着精神世界。习近平总                          来,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
                书记指出,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

                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                           仍有不够“解渴”的现象。这就需要推动公共文化
                存在。如今,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已从“有没                           服务机制改革创新,通过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
                有、缺不缺”跃升为“好不好、精不精”。人民的需                           补齐公共文化服务短板,使公共文化整体布局更加
                要是文化发展的价值所在,无论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                           均衡、服务质量更加优质、供给方式更加智能。在

                体系的构建,还是文化产业的发展,其根本立足点是                           “硬件”建设上,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文化
                满足人民的文化需要,实现人民的文化权利。因此,                           载体,扩展文化空间,探索利用数字化的方式缩小
                要坚持守正与创新的有机统一,在与时俱进中转变,                           城乡差距。在“软件”建设上,要优化服务流程,
                在顺应民意中思变,不断推进文化形式、文化载体、                           提升服务能力,创造更多的文化产品,探索更新的

                文化活动创新,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更高质量的精神                           文化业态,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文化建设带
                文化生活。                                             来的成果。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