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四川党的建设》数字版 2024年7月上 / 第13期
P. 56
54
和美乡村
眉山市彭山区黄丰镇丰华社区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通过绿色种植走品牌化道路,持
续提升柑橘品质,串起集体经济发展产业链。
一颗柑橘的“进阶”之路
文 /《四川党的建设》全媒体记者 黄薇
6 月 24 日下午,在眉山市彭山 思考调整产业结构。外出学习考察 往自家果园,察看耙耙柑的拉枝情
区黄丰镇丰华社区,社区集体经济公 后,村“两委”从成都市龙泉驿区 况。果园里每棵果树上都有一个定
司—四川丰之华供应链管理有限公 引进了一批夏橙,随后又引进了蜜 型拉枝绳,拉枝绳像伞骨撑伞一样
司,新引进的两条柑橘全自动分拣线 橘,开始种植柑橘。这里也因此成 拉起耙耙柑的枝条,为后期果子的
安装完毕,工人正在对设备进行调试。 为彭山区柑橘种植的发源地。 生长留出空间。这种操作方法经济
一个社区为何要投入 400 万 然而,村上的决定并没有得到 简便,一经推广,便被种植户接受。
元,建三条全自动生产线?在丰华 村民的支持。村民徐梦芬说:“我 然而,在丰华社区五十多年的
社区党委书记张仕云的眼里,这是 们祖祖辈辈都种粮食,突然间要改 种植过程中,柑橘产业的发展并非
让丰华社区“致富果”保质保甜的 种柑橘,大家都难以接受,对柑橘 一帆风顺,曾经也出现过“推广
关键一步。多年来,丰华社区持续 种植既没有概念,更没有信心。” 难”“橘难卖”等问题。
在柑橘上做“文章”,不断完善柑 1980 年,“包产到户”的政策 “单纯追求产量,无法解决销
橘生产销售产业链,走出壮大村级 春风吹到了丰华村。为了证明柑橘产 路问题,提升品质才是关键。”张
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业发展有前景,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罗 仕云说,多年来,社区党委积极带
明均开始带头示范。第一年挂果后, 领种植户不断迭代引进柑橘品种和
敢闯敢试 探索调整产业结构 不仅让罗明均尝到了改种的甜头,也 升级管理技术,通过淘汰一批、改
盛夏时节,在丰华社区柑橘园 让村民看到种植柑橘“有赚头”。 造一批、提升一批,实现柑橘产业
里,一个个乒乓球大小的柑橘挂满 没几年,柑橘就成为丰华社区 提质增效、村民持续增收。
枝头。村民穿梭在绿意盎然的柑橘 (原丰华村、黄丰社区合并而成) 1995 年,引进彭祖寿柑;2003
林里,忙着修剪枝叶。 的支柱产业。如今,72 岁的罗明均 年,试种天草杂柑;2007 年,嫁
丰华社区种植柑橘的历史,可 已成为彭山区有名的致富能手。 接春见、不知火等晚熟柑橘;引进
以追溯至 1972 年。当时,受地理位 留树保鲜、果树覆膜等技术……
置和自然环境的影响,种植水稻并 品质提升 夯实“产业底盘” 多年“耕耘”,黄丰柑橘逐渐小有
不能让百姓富足,当地村干部开始 清晨,居民刘香开着三轮车前 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