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市(州)综合
凉山州木里县:健全平急转换机制 化组织优势为应急效能
2025-07-03 16:08来源:四川党建网

今年来,凉山州木里县认真总结党员在防火防汛、抗震救灾等应急处突工作中的经验作用,以“平急及时转换、党员全域联动”为目标,健全平急转换机制,让党员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冲得上去、拿得下来,切实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应急处突效能。

健全“平急一体”组织体系,夯实快速响应基础

完善上下贯通、迅速响应、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确保平急转换有章可循、组织有力。

强化组织引领。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统筹县、乡、村、组四级力量,细化防火防汛、抗震救灾等不同情况下的响应流程,完善平急转换机制,确保平时有方案、急时能启动。

夯实基层堡垒。以乡镇党委为主体、村(社区)党组织为基础,将村“两委”、驻村队员、包村干部等纳入统一管理。在重点林区、地灾隐患点、水电厂区、乡卫生院等关键领域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300余个,实现“重点区域有党员、关键时刻有组织”。

建强应急队伍。以退役士兵为骨干,组建县应急大队1支,共300人,将党支部建在连上。以乡为单位,建立民兵应急分队27支,共1438人,每个分队设立1个党小组。支部和党小组定期组织队员进行思想教育、训练比拼等活动,确保平时能服务、战时能应急。

强化“平急联动”作用发挥,彰显党员先锋本色

坚持平时服务、急时攻坚,推动党员在日常工作中“亮身份、践承诺”,在突发事件中“当先锋、作表率”。

平时服务常态化。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组织党员常态化开展进农村帮农业生产、进林区帮生态保护、进社区帮基层治理、进学校帮教育关爱、进企业帮解忧纾困“五进五帮”活动,解决农业用水难、就业困难等群众身边问题391个,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应急响应及时化。分类设定响应条件,落实“三单四图”“三查三到”应急响应办理机制,经常性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项脚、倮波、乔瓦等乡镇近期在防汛工作中快速集结360名党员干部参与应急抢险,提前转移避险群众2800人。

急时攻坚突击化。突发事件发生时,党员第一时间响应,成立“党员突击队”“党员志愿服务队”冲锋在前。倮波“7·13”自然灾害中,100余名党员突击队员连续奋战48小时,搜救组织群众转移;在水洛镇森林火险中,50名应急队员克服地形不利等困难,6小时内对火情实现“打早、打小、打了”,切实做到“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党员”。

注重“平急转化”长效提升,推动机制可持续运行

坚持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抓实复盘评估、培训提升、资源整合,推动平急转化机制更加科学高效。

复盘评估找短板。每次突发事件结束后,召集相关部门、参与党员和群众代表,重点评估组织动员、力量调配和党员作用发挥情况,针对性优化机制流程。针对部分偏远村组党员响应不及时问题,将对讲机、应急摩托等设备下放至村组;针对物资调配效率不高的问题,优化县级中心、乡镇分中心、村物资点三级配送网络。

培训赋能提能力。将平急转换能力纳入专题培训,每年举办防火防汛能力提升培训和应急管理培训班等,重点培训灾害应对、急救技能等内容。同时,依托“先锋木里”公众号、“村村响”大喇叭等载体,推送微课程和实操视频,确保党员“随时能学、学了能用”。

资源整合强保障。统筹整合县财政资金、对口帮扶资源等,用于应急装备采购维修、应急队伍待遇保障和奖励兑现等,切实消除后顾之忧。强化机关单位与村(社区)结对共建力度,推动县级部门人财物等资源下沉到村到组,提升基层应急保障水平。

(中共木里县委组织部 张旭)

编辑:叶华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