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更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路径。近年来,马边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利民惠民基本原则,以促进共同富裕为目标,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290万余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27%。
突出特色产业,发展“产业带动型”集体经济。充分鼓励支持各村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发展植种、养殖特色产业,打造“一村一品”“一村多品”。劳动镇红椿村聚焦自主发展养殖肉牛和种植蜂糖李、有机肥厂三大产业,建成占地3000平米标准化养牛场,100亩集中连片的蜂糖李产业园,收购年产1000吨的有机肥厂,探索出“秸秆+养牛+制肥”种养循环发展模式,走出一条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多方共赢的产业“致富路”,2024年红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18万元,净收益达51.5万元。
盘活闲置资产,发展“资源开发型”集体经济。鼓励各村千方百计盘活闲置资源,创办领办实体企业,真正让闲置资源“动”起来、“活”起来,取得资源开发收益。三河口镇整合2024年中省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托底性帮扶资金、村级产业发展闲置资金等280余万元,对三河口卫生院闲置旧楼进行改建成三河口镇农商旅产业综合服务中心,与马边三蹦儿农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承租协议,每年为三河口镇7个村集体经济带来收入14万元。
强化龙头引领,发展“合作经营型”集体经济。坚持“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思路,引进本地龙头企业经营,形成龙头企业负责市场经营、集体经济合办企业负责服务等经营模式,通过“固定分红+经营收益分红”实现了集体经济全覆盖。烟峰镇以“一瓶水”为主线,积极向上争取峨眉山市对口援彝资金380万元,将集体经济增收效益较低的茶叶加工厂改造提升为山泉水加工厂,引进龙头企业星农公司经营管理,促进烟峰镇5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年增收30万元。
激活头雁效应,发展“能人带动型”集体经济。荣丁镇光荣村由村党支部书记带动,建成佛手柑种植基地300余亩,带动群众种植超400亩,2024年佛手柑种植基地项目实现营业收入45万元,净利润20万元。下溪镇两河口村党支部书记会同镇党委,全力招商引资,成功吸引企业入驻发展加州鲈鱼养殖,补齐马边渔业发展短板,精心打造成乐山市最大的现代化设施渔业养殖基地,为村集体经济年增收30万元。
(中共马边彝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乔吉根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