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农村
九寨沟县:创新“三位一体”工作机制 赋能驻村帮扶提质增效
2025-07-09 10:24来源:四川党建网

近年来,九寨沟县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紧扣“机制—队伍—体系”一体化工作主线,通过构建高效管理机制、锻造精锐帮扶队伍、完善激励保障体系,推动驻村帮扶工作向精细化、规范化、长效化发展,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构建高效协同机制,夯实帮扶工作基础。坚持问题导向与系统思维相结合,通过顶层设计、责任细化、督导创新,构建闭环管理体系。高位统筹强化组织推动。由九寨沟县委组织部牵头,联合县委农办、县科技农牧局组建专项工作专班,建立“季度座谈—定期督导—业务指导”工作机制,累计研究解决政策落地、资源调配等重大问题13项,统筹推进村(社区)“两委”换届、群众工作“石榴籽”工程、基层治理现代化及特色产业培育等重点工作,确保帮扶方向不偏、推进力度不减。清单管理明晰责任链条。围绕县域高质量发展目标,科学制定年度驻村帮扶任务清单,细化主管部门统筹协调、派员单位资源支持、乡镇党委属地管理、驻村干部一线落实4类主体职责,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矩阵。多维督导提升帮扶质效。建立涉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矛盾问题,推行“四不两直”暗访调研机制,联合多部门开展实地督查4次,整改问题13个;深入实施“强村带弱村”结对帮带,分别组织10个先进村与后进村结成帮带对子,推广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经验做法23条。

锻造精锐帮扶力量,提升一线攻坚能力。聚焦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严把“选、育、管”三关,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驻村工作队伍。精准选派优化队伍结构。按照“政治素质优、工作能力强、基层经验丰富”标准动态优化调整驻村干部6名,构建老乡镇骨干、年轻干部、省州级帮扶力量优势互补的驻村工作体系,实现“经验+活力+资源”有机融合。靶向培训增强实战本领。在组织参与省州级调训基础上,开展全覆盖专题培训3场次,系统讲授乡村振兴政策、产业培育路径、群众工作方法等内容;组织15名骨干力量赴四川平武、贵州从江等乡村振兴示范地区实地观摩,通过“现场教学+案例研讨”方式拓宽工作思路。严管厚爱激发队伍活力。建立考勤管理、请销假报备、工作纪实“三位一体”管理制度,定期查阅每日记录走访情况,核验在岗履职情况;构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期满考核三级评价体系,将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绩效奖励挂钩,对考核不称职人员实施问责召回机制。

完善激励保障体系,解除驻村后顾之忧。坚持物质保障与精神激励并重,构建全方位支持体系,让驻村干部安身、安心、安业。政治激励强化使命担当。建立优秀驻村干部台账,对获省级以上表彰、连续两年考核优秀的人员及时纳入“六个优先”,2名干部得到提拔重用,35名干部晋升职级,鲜明“干得好、有发展”的工作导向,激发驻村帮扶队伍内生动力。经济保障改善驻村条件。新一轮驻村工作开展以来,累计落实专项工作经费67.5万元,发放生活补贴、交通补助、通信费用等150余万元;为135名驻村干部购买人身意外险,配齐办公设备并帮助协调解决住宿问题,全面改善驻村保障条件。精神鼓舞凝聚奋进合力。常态化开展典型选树活动,全方位挖掘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表现突出的驻村干部,8人获评州级优秀荣誉,通过经验交流、事迹宣传等形式,全方位展示典型人物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先进事迹,营造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激励驻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担当作为。

(中共九寨沟县委组织部 王大次儿 马六艳)

编辑:陈建佳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