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农村
凉山州:加强驻村帮扶干部服务管理“驻”力乡村振兴
2025-07-10 15:13来源:四川党建网

近年来,凉山州聚焦驻村帮扶干部作用发挥,从“管”“训”“护”等方面用力发力,以“驻”出成绩、“帮”出实效、“扶”出变化为目标,不断激发驻村帮扶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全力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收官之战,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建章立制,完善管理制度。始终坚持齐抓共管,充分整合资源力量,做到一盘棋整体推进。建立“1+2”驻村帮扶干部管理机制,坚持以《四川省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管理办法》为根本遵循,结合《2025年驻村帮扶工作重点任务清单》,编制《凉山州驻村帮扶工作指引》,进一步明确驻村帮扶干部、主管行业部门、派员单位和派驻乡镇的工作职责,厘清工作分工。全覆盖开展承诺践诺活动,驻村帮扶干部根据村情实际拟定任期目标、年度计划和推进措施,作出目标承诺,着眼三到四件年度内能够完成的小事,作出实事承诺,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出廉政承诺,接受村民群众的监督,完成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加强媒体宣传报道,建立网宣文章审核投稿机制,积极引导广大驻村帮扶干部宣讲工作期间的感人故事,奏响凉山帮扶乐章。今年以来,累计发表宣传文章156篇,其中,国家级媒体平台发表48篇,省级媒体平台发表60篇。

分级分类培训,注重能力提升。始终坚持培训提能,驻村帮扶干部与村组干部携手成长,不断提高解决群众问题的能力。针对帮扶村、社区、集中安置点、集体经济发展好的村、软弱涣散党组织村等不同类别村,采取专家讲座、现身说法、实地观摩等培训方式,量身定制培训课题,将原来“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转变为“主动思考”,激发学习热情。今年以来,共计举办培训班5期。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全面加强工作指导,不能只加“担子”,不传授“法宝”,分层分级实现对有驻村帮扶干部的村调研指导全覆盖,凡是安排给驻村帮扶干部的任务都相应地开展业务培训,不仅明确“干什么”,更要明确“怎么干”。既要当学生,也要当老师,始终注重从退役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本村致富能手、返乡大学毕业生中培养发展党员,培育储备村级党组织后备力量,进一步抓好村级党组织建设,全方位传授工作经验,帮助村组干部提升本领能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帮扶铁军。

主动关心关爱,提高保障力度。始终坚持服务导向,站在驻村帮扶干部的角度考虑问题,让驻村没有后顾之忧。派员单位全覆盖为驻村帮扶干部购买不低于100万的意外保险;布拖、喜德、普格等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整合县内资金,为帮扶干部额外购买20万至30万不等的人身意外险;对突发意外的干部,建立安全健康管理应急机制,第一时间进行救助慰问,并及时申报风险保障金。乡村振兴以来,共为17位帮扶干部申报风险保障金52万元。分批次为来凉帮扶干部制发“感恩卡”,帮扶干部本人及直系亲属持卡可在凉山境内享受酒店五折、景区门票免费待遇。督促各县(市)严格落实“感恩卡”管理,联合商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开展专项督导10余次,调整相关资质酒店3家。2024年,全州对“感恩卡”实施财政补贴31万元,今年还将发放感恩卡700张。建立帮扶干部人才信息库,将乡村振兴以来的5416名帮扶干部的帮扶事迹录入凉山州脱贫攻坚展览数据库,供后来人观瞻学习,展现帮扶干部风貌风采,留下抹不去的帮扶痕迹。

(中共凉山州委组织部 岳维龙)

编辑:母婧潇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