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苍溪县成功创建全省选调生实践锻炼示范基地以来,先后接收7批次80名中省机关选调生来苍实践锻炼。近年来,基地着眼提升选调生理论素养、专业能力、实践本领,推动选调生扎根基层、淬火历练、茁壮成长,发挥才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筑牢组织堡垒,锻造“头雁领航”新样板。基地健全自主管理机制,搭建政治淬炼、能力提升、互学互鉴平台,促进基地选调生示范带动本地选调生、年轻干部历练成长。一是加强支部建设。构建“1+5+N”组织体系,指导成立青苗党支部,设立委员5名、党小组4个,健全议事协调、党员管理、自主学习等13项制度,常态化开展“每日一记录”“每日一读报”“每月一研讨”学习分享活动,推动自治自管、自我监督。二是坚持砺炼融合。组织选调生赴苍溪红军渡、黄猫垭战斗遗址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青苗微党课”等活动9期,针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国情调研等专题举办培训班6期,引导树立“赓续红色血脉,增强履职能力”的榜样。三是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开展“青苗大讲堂”“青苗读书会”等品牌活动11期,邀请中省选调生作经验分享,联系时事热点开展研讨,立足工作实际交流体会,促成65名本地干部与中省选调生“青苗结对”,推动在互学互鉴中开阔视野、共进成长。
整合资源矩阵,打造“智技赋能”新高地。基地鼓励支持选调生通过参与发展决策咨询、项目资金争取、推进县校合作等,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一是推行研学资政。采取“公共课题+组织命题+自主选题”模式,组织选调生带着产业振兴、项目建设、基层治理等课题赴浙江、泸州等地考察学习,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50余篇,部分建议纳入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参考。二是积极牵线搭桥。鼓励选调生对接选派单位、就读院校、行业部门等,累计争取乡村道路拓宽加固、堰塘维修等项目12个及相关配套资金落地苍溪。三是促进合作共建。先后邀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师生来苍开展社会实践,围绕城市建设、农文旅融合、村集体经济发展等课题为苍溪发展把脉问诊、出谋献策,成功建立乡村振兴工作站等社会实践基地,推动县校合作迈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
践行初心使命,书写“为民服务”新答卷。基地拓展深入群众融炼渠道,推动选调生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在察民情、解民忧一线实践锻炼,涵养服务为民情怀。一是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组织选调生先后走访群众1500余户,化解浙水乡红旗村村民土地租赁合同纠纷、百利镇胡家梁村村民土地征收补偿纠纷等群众揪心事烦心事200余件;组织开展困难群众慰问、“硕博”进乡村、高考学子辅导、儿童托管班、健康义诊、劳动实践等服务群众系列活动36次。二是充分发挥理论优势。组建“青苗宣讲团”4支,先后深入13个机关单位、26个村(社区)开展宣讲活动,解读最新农业、医疗、社保等方面政策,创新打造“习语润梨乡”“青说微课堂”理论宣讲品牌,累计制作播出短视频78期,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家喻户晓。三是充分发挥平台优势。组织选调生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对接机关企事业单位订购、联系大型商超等形式,帮助销售苍溪雪梨、红心猕猴桃、柑橘等农特产品180余吨,全力助农增收。
(中共苍溪县委组织部 黄梦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