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成都市锦江区将新录用公务员培养作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源头工程,紧盯入职5年黄金期,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和个人现实需求,分阶段明确培养目标、细化培养措施,确保优秀年轻干部“招录有渠道、培养有路径、管理成体系”。
实施“适应年”夯基行动。以“转身份、促融入”为主线,量身定制“六个一”岗前培训,帮助新录用公务员快速从“学校门”过渡到“机关门”,缩短适应期。实施“3+X”轮岗锻炼,先后安排3个不同岗位和“X”个专项任务,为新录用公务员搭建多角度、多层次学习体验平台。配备“实践指导+思想指引”双导师,手把手帮助新录用公务员学规矩、明方向、长才干。探索制定《试用期满考核实施办法》,细化考核程序、量化考核指标,强化“入口”管理。近3年来,锦江区先后组织150余名新录用公务员参加岗前培训,在街道、社区、产业部门等轮岗锻炼240余人次,配备帮带导师140余名。
实施“提升年”赋能行动。以“学知识、锻本领”为主线,构建“岗前初训+面上轮训+重点专训”教育培训体系,系统开展党性教育、业务提能和作风养成。创新“双向点训”模式,定期开放“培训菜单”,通过“组织点”安排学、“个人点”申请学,精准补齐能力短板。围绕春熙路商圈提档升级、智慧蓉城建设、大运会筹备等搭建实践锻炼“微平台”,让年轻公务员在一线摔打历练。实施到村任职选调生“风筝式”培养,通过项目清单压实驻村任务,探索年轻干部双向异地培养模式。近3年来,锦江区针对新录用公务员举办专题培训10期,通过“双向点训”精准培训80余人次,选派90余人参加专项历练,组织65名选调生到村任职。
实施“成长年”助跑行动。以“精准考、梯次用”为主线,建立新录用公务员“成长档案”,跟踪记录教育培训、实践锻炼、考核评优等信息,坚持档随人走、定期报备。通过点对点调研、面对面谈话了解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给年轻公务员精准画像,按照一定比例,靠前一步择优建立“通用型、专业型、复合型”年轻干部储备库,为个人发展定标指向。一盘棋谋划全区年轻公务员使用工作,在跨单位统筹选拔科级领导干部时专门拿出一定岗位匹配年轻干部,打破“隐性台阶”,助力年轻干部快速成长。近3年来,71人获得晋升提拔,60余人纳入重点培养“储备库”。(供稿单位/中共成都市锦江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