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四川党的建设》数字版 2025年5月下/ 第10期
P. 49

47
                                                                                               www.scdjw.com.cn







          进眉山村,特色民居与层层叠叠的                   心”。眉山村的蜕变,仅是绵竹帮                  整套操作流程。
          梯田相互映衬,新修的玛牧文化中                   扶工作的一个缩影。以帮扶产业为                      产业、医疗、教育既是发展的
          心广场满是欢声笑语,游客沿着景                   抓手,绵竹突出硬件投入、优势互                  重点,也是甘洛的短板。紧盯民生
          观廊道漫步,既能欣赏 “云上梯                   补和机制优化,推动甘洛特色产业                  之需,针对甘洛县人民医院康复

          田”的壮美,又能感受彝族文化的                   遍地开花、拔节生长。                       科、重症医学科、骨科相对较弱的
          独特魅力。                                                              实际,绵竹派出了由康复科、重症
              产业振兴的种子也在萌发。站                       民生短板补齐——                   医学科、骨科专家组成的医疗专家
          在梯田高处俯瞰,村民吉都洛格子                         技术生根“种希望”                  团队驻点帮扶甘洛县人民医院,不

          正忙着栽种金荞麦:“家里 9 亩地                     去年 4月 6日,凌晨 1点 30分,          仅投入 75 万元采购医疗设备,填补
          都流转给了村集体,土地租金加上                   绵竹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辛                  硬件缺口,还“手把手”为当地培
          就近务工的费用,每年能挣 5 万余                 勤冲进甘洛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                 养了一批“带不走、留得住”的医
          元,比外出打工划算多了。”                     快速安装管路、预冲、上灌、准备上                 疗人才队伍。

              立足眉山村土壤肥沃,气候宜                 机……当鲜红的血液被引流出的那                      教育帮扶同样如此。绵竹企业
          人的良好自然条件,工作队于去年                   一刻,医护人员长舒了一口气。                   捐资 45 万元设立“泰达”励志助学
          争取资金引进集种植、加工、销售                       这是甘洛县人民医院的首例血                金,定点资助甘洛贫困学子,组织甘
          于一体的中药材金荞麦项目,并建                   液灌流治疗。当天下午,远在绵竹                  洛县民族初级中学校等学校教师分

          立“村集体 + 农户”的利益共享联                 的辛勤得知医院收治农药中毒的病                  批前往绵竹侨爱道行中学、绵竹中
          动机制,带动全村种植金荞麦 2000                人需要支援,便冒着大雨乘车 6 小                学等学校跟岗培训……两地 20 余
          亩,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了一番。                  时返回甘洛救治病人。参与的一名                  所学校开展结对帮扶,以各类交流
              帮扶产业一头连着民生,一头                 本地护士说,经过辛勤的示范,她                  活动促进两地骨干教师互学互鉴、

          连着发展,是托底性帮扶的“重                    们之后碰到这类情况也能独立完成                  进步提能。
                                                                                 从“输血”到“造血”的变化,
                                                                             也为帮扶工作写下生动注脚:甘洛
                                                                             县民族初级中学校“绵竹班”的 49

                                                                             名学生全部超过当地普通高中最低
                                                                             录取线,实现了 100% 上线率。
                                                                                 从偏远山村的道路硬化到产
                                                                             业园区的机器轰鸣,从文化广场

                                                                             的欢声笑语到田间地头的丰收景
                                                                             象……一批批绵竹干部的支援和
                                                                             帮扶、一个个项目的推动、一场场
                                                                             交流活动的互动,凝聚成携手同

                                                                             行的力量,助推两地不断书写帮
                                             “民族美学第一村”——眉山村。供图 / 绵竹组         扶振兴的新篇章。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