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四川党的建设》数字版 2025年3月下 / 第06期
P. 33
31
www.scdjw.com.cn
上,四川并非一直是水稻产量大 四川广泛种植,还被成功地推广到 ‘仲彩糯 401’等。”宋军说,该
省。”生核所副所长王平介绍,“水 全国各地。 技术的成熟,弥补了航天诱变的时
稻产量、米质的提升,需要从种质 “种子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 间空间限制,再加上近年来生核所
资源源头进行创新与改变。在自然 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如果一国的 引进的一批批高科技设备,让筛选
环境下,稻种很难发生自然突变, 种子被‘卡脖子’,相当于被人卡 变异的效率提高到传统方法的 10
从而实现增产。并且从品质上讲, 住了饭碗。因此,只有掌握了种子 倍以上,大大提高了农作物品种优
多年前,四川优质稻米等级主要还 的自主权,才能确保国家的粮食安 化效率和土地利用率。
停留在三级,一级稻米极为罕见。” 全。”王平说,要在新时代打造更 不仅如此,记者还观察到,使
改变,源于 2002 年川稻种子的 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育种工作 用辐照技术的不仅有农作物,还有
一次“上天”。 绝不能缺席,航天育种更要在其中 中药材、果树枝条等,它们被装进
2002 年,神舟三号飞船顺利返 发挥关键性作用。 一个个特制的金属大箱中,通过传
航,同时落地的,还有四川首批选 送带依次进入到辐照区。
育的 900 颗水稻种子。“航天诱变 辐射诱变—— “目前,生核所已将辐射诱变
后,这些种子产生了红褐色标记性 打破育种时空约束 技术扩展至园艺花卉、果蔬苗木、
状,不仅提高了杂交水稻种子纯度, “2006 年,我们奔着‘早熟’ 牧草、微生物等领域,并建立起一
而且还能进行全程化机械制种。” 的目的,将上千粒甜玉米种子送上 套成熟的技术体系。”宋军说,比
王平说,航天育种,为四川水稻的 了太空。经过五代筛选,从中找到 如将兰花进行辐照,可以使其叶片
增产提质提供了可能性。 了提早 7 天成熟、植株降低近 30 厘 产生不同颜色的嵌合体,甚至开出
然而,由于航天诱变种子的基 米的突变体。”常年从事玉米育种 不同颜色的花朵。
因变异是随机的,加上四川盆地地 研究的生核所所长宋军告诉记者,
形复杂多变,夏季高温寡照,要培 而如今,这样的诱变,在生核所的 分子育种——
育出真正适合本地生态条件的优良 农用核技术研究应用中心也能够模 从“大海捞针”到“定向撒网”
水稻品种并非易事。 拟实现。 无论是航天诱变还是辐射诱
但这并未阻挡王平团队毅然 “钴 -60”,一种放射性同位 变,都仅仅是生核所建立的诱变育
接过四川航天水稻育种“接力棒”, 素,其发射的 γ 射线也是宇宙中 种体系的其中一环。
迎难而上的脚步。2011 年,他们以 射线的一种。记者了解到,如今, “唯有破解粮食基因密码,才
四川航天水稻育种的首代亲本“花 农用核技术研究应用中心通过一 能有效解除诱变育种长期以来成本
香 A”作为亲本,培育出“花香 7 定剂量的“钴 -60”释放离子辐射 高、效率低的难题。”宋军说,由
号”“太空水稻”,接下来的几年, 线模拟宇宙空间磁场,已经达到对 此建立起“诱变 + 分子标记开发与
又培育出“花优707”“花优683”“花 多种农作物种子进行辐射诱变的 检测技术 + 单倍体育种技术”分子
香优 872”等“太空水稻”新品种。 效果。 育种体系,便是近年来生核所取得
这些“太空水稻”以其产量高、米 “通过辐射诱变,生核所已成 的最显著科技成果。该体系大大提
质好、抗病性强和适合机插、直播 功筛选培育出川辐系列优质小麦品 高了种子基因纯合效率,将纯合稳
等轻简化栽培方式的优势,不仅在 种、兼具高产与优质的糯玉米品种 定代系从之前的六代以上缩短到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