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四川党的建设》数字版 2024年9月下 / 第18期
P. 38

踔厉奋发新时代  治蜀兴川再跨越



            36  本期关注








                实习,还进入新津区农产品质量安                  验分析,李志芳了解到“新津韭黄”                  供创新驱动力。
                全监督检测站学习交流。他运用所                  存在生产经营较分散、技术参差不                       此外,产研院还从人才管理、
                学知识,助力检测站申报农(兽)                  齐、病虫害严重、农药残留风险及                   服务上发力。一方面,提供人才分
                药残留精准控制以及蔬菜产地环境                  连作障碍和土壤退化等问题。                     类评价改革保障条件,完善试验科

                安全性评价项目。                             为破解难题,李志芳带着项目                 技成果考核制度;另一方面,加强
                    2023 年 6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            团队 11 人,忙碌于新津区和中农大                科技人才精准服务,结合四川出台
                后,卢伟选择留在新津工作,在成                  实验室之间。李志芳告诉记者,这                   的一系列人才政策,加强政策宣讲,
                都希望食品有限公司任食品安全质                  个暑假,她指导学生开展了韭黄实                   持续提升人才发展效能。

                量助理一职。“从安徽来到四川,                  验栽培,并从十几个菌株中,筛选                       人才聚,产业兴。4 年来,产
                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卢伟说。                   了 3 个促进韭黄养分吸收和增产效                 研院搭建起了农业科技人才与四川
                    结合服务四川省“10+3”现代              果显著的菌种。                           广袤乡村的桥梁,为四川乡村振兴
                农业产业体系的人才培养需求,产                      “‘新津韭黄’是国家地理标                 注入强大的“智”动能。

                研院多措并举厚植人才成长沃土,                  志产品,在带动农民增收及乡村振
                为“天府粮仓”建设添“智”赋能。                 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谈及项                   【链接】
                据统计,四川专项 2021 级留川率               目进展与目标,李志芳表示,下一
                60%,2022 级意向留川率 80%。签订           步,项目团队将继续益生菌的试验,                     十年来,四川通过人才招引、

                省校合作协议以来,中农大学生通                  根据试验结果在新津当地田间进行                   项目合作、联合攻关、决策咨询等
                过选调生来四川工作的有 166 人。               实证研究。同时,努力建立起符合                   方式,面向合作高校引进人才 33.9
                                                 新津地区的“高产、优质、高效”                   万人次、培养培训人才 131.6 万人
                协同发展                             韭黄的标准化产业化栽培关键技术                   次,各类创新人才加速来川干事创
                    加快厚植人才集聚优势                   规程,助力“新津韭黄”产业高质                   业。人才引进方面,依托“天府峨

                    省校合作聚智聚力,也让中国                量发展。                              眉计划”省校合作专项引进高层次
                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李志芳和                      立足四川农业发展,推动实现                 人才 99 名,从合作高校引进急需
                四川有了紧密联系。                        人才聚集,产研院还有更多新打法。                  紧缺选调生 8500 余人,柔性引进

                    和姚颖垠教授一样,李志芳也                    张志超介绍,产研院落地后,                 30 余个院士团队来川开展科研合
                是产研院柔性引进人才之一,研究                  积极响应四川省“四化同步、城乡                   作。人才培养方面,将合作高校作
                方向是设施蔬菜高效栽培与环境调                  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在川                   为全省干部人才培训重要基地,累
                控。立足服务四川特色产业发展,                  建立 10 个教授工作站,汇聚农业科                计组织各级党政干部 75 万人次开

                去年底,李志芳主导的“新津韭黄”                 技人才助力地方农业产业插上“科                   展培训,省校互派 100 余名人才访
                安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产业化示范                  技的翅膀”;17 名教师进入中组部                 问研修或挂职,一批优秀人才留任
                项目在产研院立项。                        科技特派团,服务四川 12 个重点帮                四川。人才交流方面,持续开展调
                    此后,作为项目负责人,李志                扶县;锚定地方产业关键技术紧缺                   研实践活动,累计建成大学生实习

                芳时常往返于北京和新津两地。通                  人才,引进国家级专业人才,建立                   实践基地近 400 个,6000 余名高校
                过前期的实地调研、样品采集、实                  地方人才智库,为四川乡村振兴提                   师生来川开展交流。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