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四川党的建设》数字版 2024年4月下 / 第08期
P. 19
17
www.scdjw.com.cn
应的就业政策及时调整,研究制定贯彻落实国家促 建立覆盖劳动者就业创业全过程一体化、数字化信
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健全就业影响评估机制 息平台。要赋能服务力。加强与教育、公安、民政等部
和产业就业协同联动体系。各地要结合实际,创新工 门数据共享,强化数字赋能,积极打造信息系统应用
作方式方法,善于选择“小切口”,高质量开展求职能 新场景,不断健全“拿数据说话、靠数据分析、用数
力实训营、“马兰花”创业师资培训等特色工作。要真 据决策、依数据执行”的就业工作新模式。要拧紧安
心实意创环境。完善容错纠错机制,营造鼓励创新、 全阀。全面落实就业数据安全责任,建立健全制度规
宽容失败的氛围。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对发 范、技术防护、运行管理三位一体的安全保障体系,
现的经验要及时总结上升为就业举措。主动顺应群 常态化做好风险排查化解,确保就业网络安全事件
众关切,大规模组织开展就业法规宣传、政策解读、 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成就展示、典型宣讲。创新宣传模式,大力推动传统 正确处理党建引领与业务融入的关系。 要推动党
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管理等方面的 建和就业工作深度融合,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充分就
深度融合,精准推送政策和岗位。 业。要健全领导制度。坚持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
正确处理政策兑现与风险防控的关系。 就业创业 度通盘考虑,推动就业创业工作成为各级党委政府
补助资金作为重要的民生资金,来不得半点虚假,既 “一把手”工程,把促进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任务列为
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及时兑付资金。大力 民生实事,加快构建党委政府领导、人社部门主抓、
推行“免申即享”“直补快办”等经办模式,推进社保 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大就业”
费“降、缓、返、补”等减负措施直达企业,确保应享 工作格局。要建强组织体系。坚持把就业工作融入党
尽享。要加强资金监管。把资金安全摆在首要位置, 建引领基层治理范畴,推动就业创业服务站嵌入乡
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要强化“人防 + 制防 + 镇(街道)、村(社区)的便民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
技防”措施,经常性开展各类监督,健全完善制度规 心等基层治理综合体,着力建设“家门口”就业服务
范,严格执行就业补助资金和培训补贴资金等资金 圈。充分调动新就业群体和外出务工人员中党组织
类业务在系统中的闭环管理。要合理引导预期。民 力量,不断为群众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就业公共服务。
生改善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连续性、累积性,要让城 有针对性地加强干部就业创业服务能力建设,定期
乡居民更多更公平享受改革成果,又不能脱离财力 邀请专家开展讲座、辅导、培训,常态化开展岗位练
作出难以兑现的承诺,引导形成合理预期。 兵比武活动。要完善护航机制。加强对就业领域“一
正确处理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的关系。 就业公共 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管,不断健全完善护航机制,深
服务线上线下融合是政务服务发展新方向。线下平 入查找失业保险基金管理、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等
台能提供“零距离”就业创业服务,线上平台能 24 小 方面薄弱环节,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平时监管,
时提供足不出户服务,两者工作互联、功能互补,要 组织开展纪法教育和警示教育,全面提升廉政风险
加快线上线下深度融合、高效联动、无缝衔接。要织 防控能力和水平。切实增强底线思维,构建防范化解
密线下网。大力推广“城市 15 分钟、乡村 5 公里就业 规模性失业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健全就
服务圈”,积极提供跨层级、跨地域窗口服务,实现 业失业统计监测调查制度,完善风险应对处置预案,
线下业务“一窗受理、全省通办”。要做强线上端。坚 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作者系四川省人力资源和
持“全流程进系统、全业务实名制、全服务用数据”, 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鸟瞰德阳。图/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