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四川党的建设》数字版 2022年6月下/第12期
P. 56
善治 激发基层治理“源动力”
筑牢全民健康屏障
文 / 兰飞龙
“前段时间半夜里突然肚子痛,我直接找村卫生室医生就看了,不用再忍着病痛
跑到镇上或者县上看医生,省了很多麻烦。”自从村里成立公共卫生委员会后,德阳绵
竹市剑南街道柏杨村村民林寿先觉得看病方便了不少。
医疗资源匮乏、留守老人多、环境卫生差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基层。为此,德阳市加
大对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模式的探索,村(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应运而生,与基层治理
工作紧密融合,让群众切实享受集体化办医带来的实惠。
惠民机制让全民健康更有保障
“以前,村干部和村医会挨家挨户进行走访,探望生病的留守老人,但是只有村医
懂卫生方面的知识。”绵竹市孝德镇年画村村民徐守峰说,“村医人手太少了,不可能
照顾到每一个村民。”
“推动全市村(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可以充分整合基层各方力量,最大程
度调动和发挥乡村医生、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卫生专干、网格员、村(居)民代表等
力量的协同优势,形成合力。”德阳市城乡基层治理促进中心负责人表示,建设村(社
区)公共卫生委员会对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推动公共卫生治理
能力的下沉具有重要意义。
“村级公共卫生委员会成立后,我们对接镇卫生院定期到村接诊,同时通过村医
和医疗专家结对子,到镇卫生院顶岗学习,村里医生的技术提高了,设备药品齐全了,
现在老百姓都乐意到村卫生室看病。”作为刚履职不久的公共卫生委员会主任,年画村
党支部书记叶浩钧表示,以前,村上的药品种类少,诊断设备也比较落后,群众都不愿
意来村卫生室看病。
“有了村级公共卫生委员会,基层防疫工作更专业了。”“通过整合社区卫健志愿
者力量后,基层防疫工作更扎实到位。”如今,在德阳市各县(市、区)的村(社区)不时
能听到类似评价。
除了做好(村)社区群众的医疗服务,在疫情防控工作方面,公共卫生委员会也积
极参与。罗江区依托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组建以“村(居)民小组长+志愿者”为主的
网格队伍,发动2100余名志愿者参与公共卫生服务。罗江区城乡基层治理促进中心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