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小金县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聚焦“聚才、用才、留才”全链条精准施策,不断创新机制引智、靶向赋能提效、多元保障暖心,推动人才规模与质量双提升,为推动民族地区县域高质量发展蓄势聚力。
创新体制机制聚好才。聚焦破解县域引才“区位弱、渠道窄、竞争力不足”难题,加力推进“省级人才先行区”创建,完善常年引才、常态推介、常优环境人才招引机制,出台《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小金人才工作十条措施(试行)》《小金县柔性引才项目化管理办法》等政策,探索“专项编+灵活考招”“一人一策”招引模式,规范程序自主开展考核招聘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工作,拓宽全渠道精准揽才。建立县籍在外硕博人才库,柔性引进省农科院、浙江工业大学等专家团队30余人。2023年以来,累计引进各类人才238人(含硕博及专家型人才26人),硕博人才数量同比增长156.25%,招才引智规模与质量“双突破”,为县域产业升级发展储备核心智力资源。
突出目标需求用活才。围绕“五大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强化“项目化”柔性引才,先后建成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小院、院士(专家)工作站、产学研工作站、州级企业技术中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针对农业领域技术瓶颈,组织专家技术服务团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指导7期,有效破解矮化密植、病虫害综合防控等高效栽培技术难题。深耕医疗领域“外引+内培+共进”模式,以“团队带团队”帮带受扶医院管理、感控等6个重点团队,开展疑难病例讨论、手术等10个重点领域临床实践教学,促成45对“师带徒”结对,选派171人次骨干赴省人民医院等进修,成功培养3名本地学科带头人,并全职引进1名骨科学科带头人。深化教育领域跨区域“结对”工程,师徒结对139对,培养203名本土教师,成立4个省级名师工作室,推荐40人进入省州县级名师团队,逐步构建起“骨干—学科带头人—名师”的人才成长体系。人才赋能效应加速转化为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的发展实效。
强化真金白银留住才。着眼人才长期“安居、安业、安身、安心”,持续加大全维度投入保障,建成人才公寓、干部周转房230余套,落实51套“拎包入住”公寓,解决人才“落脚难”问题。全面强化政策激励,落实高层次人才安家补助134万元、学历提升奖补3万元,提拔3名硕博人才进入乡镇党政班子,落实户籍办理、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7项社会保障政策,解除后顾之忧。加强情感联结,定期开展县级领导联系服务,累计走访慰问176人次,发放慰问金8.75万元;优化心理健康关怀机制,常态开展产业研讨等联谊活动,适时提供心理咨询、工作解疑等服务,不断提升留才温度,真正让人才“住得稳、干得劲、心靠齐”。
(中共小金县委组织部 彭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