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警示我们,本质相同的问题,不应因程度差异而自我宽宥。当下,部分年轻干部滋生出“五十步心态”——比起不作为者,自诩有所作为;比起乱作为者,标榜守住底线。这种自我麻痹心态,看似“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实则是进取精神的腐蚀剂、干事创业的绊脚石,必须深刻反思、坚决摒弃。
心态之弊:理想滑坡催生消极避世。年轻干部初入职场时往往满怀壮志,但面对复杂的基层工作与繁重的任务压力,部分人逐渐锐气尽失,开始用“差不多”“过得去”的标准要求自己。他们将“不犯错”当作最大政绩,把“不出事”奉为工作信条,满足于完成最低限度的任务指标,对更高质量、更具突破性的工作目标选择回避。这种心态一旦形成,便如温水煮青蛙,让年轻干部在自我安慰中丧失斗志,从“小富即安”滑向“躺平摆烂”,不仅辜负组织信任,更与群众期待渐行渐远。究其根源,是理想信念的根基动摇,导致担当精神弱化、奋斗意识消退。
危害之深:懈怠之风消解发展动能。在改革发展的关键征程中,容不得丝毫懈怠与退缩。若年轻干部普遍抱有“五十步心态”,满足于“做了”而忽视“做好”,追求“完成”而放弃“完美”,将直接导致政策落实打折扣、工作推进缺力度、创新突破难实现。例如,在乡村振兴工作中,部分干部机械执行上级部署,不愿主动思考因地制宜的发展路径;在基层治理时,面对群众诉求仅做表面回应,回避问题根源。长此以往,不仅阻碍地方发展大局,更会损害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公信力,让政策红利难以真正惠及民生。
破局之策:内外并修激活奋进力量。破除“五十步心态”,需要年轻干部与组织部门双向发力。对年轻干部而言,要主动筑牢信仰之基,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以焦裕禄、黄文秀等优秀干部为榜样,感悟初心使命,抵御“躺平”思潮侵蚀;同时树立正确政绩观,敢于对标先进、勇攀高峰,主动投身急难险重任务,在攻坚克难中锤炼过硬本领。组织部门则需完善激励机制,建立科学考核评价体系,既看工作“完成量”,更重“完成质”,让实干者得实惠、有为者有位;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撑腰、为创新者护航,帮助年轻干部卸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奋勇前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年轻干部的成长之路没有捷径,唯有摒弃“五十步心态”,以“百步冲刺”的劲头,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才能交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异答卷。
(中共什邡市委组织部 冉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