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网评
基层干部“休假困境”的“破局之道”
2025-06-23 15:01来源:四川党建网

加班调休、带薪休假本是基层干部的合法权益,但在实际运行中却时常成为了“纸上福利”,当休息成为需要克服层层障碍才能提出的请求,“心理茧房”“制度迷宫”“责任重担”这些基层干部休假面临的“隐形枷锁”便显露出来。要破解休假难这一困境,需要从文化引导、制度保障、资源配置等方面多管齐下,让基层干部能够“放心休”“安心休”,推动休假权在基层落地生根。

重塑休假文化,打破“自我规训”的定向心理。“请假羞耻症”的出现反映了基层干部存在“休假等于松懈”的认知偏差,加之部分领导“5+2”“白+黑”的率先垂范,强化了基层干部休假的愧疚心理,导致“不休假文化”蔓延。因此,要解构扭曲的休假价值观,推广“合理休息即生产力”的科学共识,通过心理培训、案例教学等,证明休假与工作效率的正相关性,破除思想之茧。要发挥头雁示范效应,领导干部带头休假作表率,组织开展“阳光休假”等主题活动,营造敢于合理休假的良好氛围。

完善制度设计,建立“应休尽休”的刚性约束。休假困境看似是个人选择,实则折射出制度空转的深层次矛盾,尽管单位有成文休假规定,但三级领导签字的“马拉松式”审批流程让许多干部望而却步,工作衔接机制的缺失更是让正常休假难上加难。要优化审批流程,建立分级审批制度,推行电子请假系统,压缩繁琐复杂的请假程序。要落实AB岗制度,明确工作交接标准与责任清单,确保工作不断档、不掉链,让基层干部放心休息,工作有人去干。要明确“强制休假”制度,探索将执行情况纳入考核指标体现,用刚性束缚倒逼领导主动重视。

优化资源配置,解除“超载运行”的责任枷锁。基层干部被捆绑在“问题解决终端”的位置上,时刻处于应急状态,而编制与任务量严重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让休假成为了基层干部的奢侈品。因此,要科学配置工作力量,建立动态调配机制,轮岗锻炼培育多能型干部队伍,避免“离了谁就转不动”。要推进源头减负增效,整治“三多一急”等形式主义问题,推行团队协作模式,拆分任务、互相补位,实现从个人“无限兜底”到“科学分责”,让干部不再被“超载运行”的枷锁束缚,真正把休假权从纸面上落到实处。

(眉山市彭山区观音街道办事处 黄娟)

编辑:陈建佳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