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2025年6月上/第11期
山路弯弯见真情
2025-06-06 09:53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文 / 曾鸿艺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鱼香坪村蜿蜒的山路上。这是我驻村的第 278 天,车窗外熟悉的风景让我想起初来时的忐忑。2024 年 8 月,当我这个新手司机独自驾车在山路上颠簸一个小时才抵达村公所时,湿透的后背和发白的指节,成了这片土地给我的“见面礼”。

记得驻村的某一天,我们正在村公所整理防寒物资,门口突然传来木棍杵在水泥地上的“嗒嗒”声。我抬头一看,是张老辈。他是村上的一名五保户,六七十岁的他独自居住在山坳里的老屋。我赶紧倒了杯热水让他坐下,老人捧着杯子,手抖得厉害,却连声说“不麻烦”。领完物资后,他拎着袋子转身就要走,我谎称顺路送他。到了路口,有一小段泥巴路车进不去,老辈执意要自己走。临别时,望着他蹒跚的背影,我心里酸酸的,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多做些实事,让老人们少走些泥巴路。

鱼香坪村土特产不少,但销路一直是个问题。我们驻村工作队商量,能不能利用互联网宣传鱼香坪村,通过直播带货,帮村民卖点农产品。说干就干,我们给账号取名为“驻村三金花”,开始拍短视频。起初,很多人不理解,觉得我们“不务正业”,甚至有人说: “几个小姑娘能折腾出啥?”但我们没放弃,白天忙完村里的工作,晚上就研究怎么拍视频、怎么直播。

还记得第一次直播卖农产品时,我们紧张得连说话都磕磕绊绊。但我们越做越熟练,村里的竹笋、腊肉、菜籽油也有了新销路。最高兴的是,有几个在外打工的年轻人看到我们的视频后,主动联系村里,说想回来试试电商创业。

有一天,我们“驻村三金花”扛着设备去拍走访日常,李大娘见我们来了,聊起前两天接到的扶贫办电话,对方向她要银行卡号,说要给她发补贴。我立刻警觉起来,翻出前几天县里发的防诈案例:“您看,这是诈骗,骗子冒充扶贫干部,专挑留守老人下手。”一旁的王大娘、陈老辈听到这话也凑过来,聊起最近接到的可疑电话。看着村民们困惑又担忧的模样,我干脆在田间地头开起了“反诈小课堂”,用方言把常见的诈骗套路编成顺口溜:扶贫补贴上门办,电话要钱是诈骗,低保资格不会丢,转账汇款要当心。他们跟着我念,笑声回荡在田间。

从那以后,我们每次入户走访,兜里总揣着反诈传单。现在大家接到可疑电话会先问邻居,拿不准就找村委会。原来,最好的普法不是照本宣科,而是用乡亲们听得懂的话多说几遍,自然入心。

驻村近一年,鱼香坪村的变化不算惊天动地,但其中的点点滴滴令人欣慰。记得刚到村上时,每逢旱季,村民们会存在生活用水困难,每逢雨天,未硬化的路还会导致出行困难;现如今,六组鱼塘坎处新修了蓄水池,通往张老辈家里的那条泥巴路也拓宽成了水泥路。最珍贵的改变还藏在村民眼里,那是一种被唤醒的希望与干劲。

如今,站在村委会门口的山坡上眺望,层层梯田在夕阳下泛着金光。这条驻村路,我们走得并不孤单。每一次入户走访时递来的热茶,每一场院坝会后的热烈讨论,每一单农产品成交后的笑脸,都是鱼香坪村写给我们的“情书”。乡村振兴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干部与群众的双向奔赴。这条路,我们会一直坚定地走下去。(作者系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派驻泸州市叙永县两河镇鱼香坪村驻村工作队队员 )

编辑:易贝羽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