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编制的谋划之年,抓好改革工作这项“系统工程”,关系上级决策落地,关系群众幸福生活,关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广大党员干部要躬身入局、置责其中,以奋进之姿走好新时代的改革之路。
抓住理论学习“关键点”,深学深悟跳出“条条框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走好改革路线,首要前提是筑牢思想根基、强化理论武装,方能避免方向上的“迷失”、态度上的“松懈”、行动上的“迟缓”。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通过个人自学、“三会一课”、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等方式,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弄清楚改革到底“改什么”“怎么改”“往哪里改”,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固树立“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思想认识,在常学常新中“筑牢信仰之基”、在常虑常得中“把稳思想之舵”、在常悟常进中“补足精神之钙”,久久为功、持续用力,不断增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紧盯攻坚克难“着力点”,善作善成打破“坛坛罐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必须拿出红军“长征精神”,在改革路上迈过一片片草地、翻过一座座雪山、渡过一洼洼险滩。针对改革工作中遇到的“硬骨头”,要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毅力,像“愚公”一样将改革路上的“大山”“障碍”移除掉。面对改革路上的全新任务,要拿出“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勇闯“无人区”、深入“苦寒地”,加快更新知识库、主动寻求新出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上下求索中把握改革“机遇期”、按下改革“快进键”、答好改革“发展题”,推动改革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聚焦为民服务“落脚点”,用心用情托起“稳稳幸福”。“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改革,改革才有动力。”走好改革路线,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践行好群众路线。翻开历史画卷,从土地承包到户到推行义务教育,再到减免医疗费用等等,每一项改革举措的背后,都承载着“为人民服务”的重托。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群众冷暖当作“第一信号”、群众呼声当作“第一选择”、群众满意当作“第一标准”,经常深入群众家中问“家长里短”、看“房前院后”、听“万家故事”,了解群众最期盼的改革事项,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把“群众呼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改革举措。主动拜广大群众为师,诚诚恳恳向他们请教,及时掌握推进改革工作中“沾泥土”“带露珠”的最新情况和重要信息,结合工作实际,让群众的“金点子”转化为推进改革的“金钥匙”。
(中共南江县委组织部 杨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