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每一项开支都映射着党政机关的形象,厉行节约是党政机关刻不容缓的责任。
抚今追昔不忘“苦日子”。 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正是凭借这样的“精神钥匙”,我们党才找寻到面向未来的“通行证”,积蓄起穿越风雨的“力量源泉”,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在物质生活日益充盈的今天,勤俭节约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依然熠熠生辉。党政机关要不忘“来时路”,不忘“走过的路”,把崇尚节约、反对浪费融入日常事务,融入生活细节,教育引导初入仕途的新兵或久经沙场的老将,不因贪图享乐而迷失自我,努力成为厉行勤俭节约的 “领头雁”,让勤俭之风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精打细算过好“紧日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从“舌尖上的浪费”到“光盘行动”,从“延安作风”到“八项规定”,变的是时代场景,不变的是精神传承。近年来,全国各地“三公经费”逐年下降,但在部分地方铺张浪费的现象依然屡禁不止。过“紧日子”就是要学会精打细算,无论条件怎么好,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都不能丢。党政机关要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大手大脚的不良风气,从“看得见的浪费”入手,从“少用一张纸”“节约一度电”“少吃一顿饭”做起,当好“铁公鸡”、打好“铁算盘”,把“过紧日子”的要求内化为政治自觉,把“勤俭办事”的准则转化为行动逻辑,确保真正落地到终端、见效到实处。
勤俭节约追求“好日子”。党政机关的“花钱账本”里,藏着一本民生大账。厉行节约不仅是行政成本的削减,更是对群众需求的满足……摒弃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把宝贵的资金投入民生事业、都落到百姓身上,让群众真正过上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好日子”,这才是新时代党政机关应有的担当。
一粥一饭,关的是作风;一丝一缕,系的是民心。勤俭节约从来不是抽象的道德说教,而是生动的政治实践。党政机关的“花钱账本”,既是“面子”,更是“里子”。只有把这本节约下来的“账本”变成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幸福账单”,才能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中共南充市高坪区委组织部 何国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