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党员文汇
常抓“学”的韧劲 永葆“风”的生机
2025-07-10 15:33来源:四川党建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将学习教育作为作风建设的“助推器”,在常学常新中筑牢思想根基,在真查真改中锤炼过硬作风,让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深耕“理论沃土”,在深学细照中筑牢思想根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从延安整风运动到“三讲”教育,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党纪学习教育,我们党始终把理论学习教育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先手棋”。当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全党开展,为党员干部提供了思想“再充电”、精神“再补钙”的宝贵契机。深耕理论沃土,要把握三个关键:“深学”,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原原本本读原著、扎扎实实学原文;“细悟”,深刻领悟新时代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宝贵经验和实践要求,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三要“常思”,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能保证政治上的坚定和作风上的过硬。

聚焦“问题靶心”,在真查实改中锤炼过硬作风。“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作风建设贵在真查实改,重在解决问题。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人民战风沙、治盐碱,谷文昌同志在东山岛植树造林改变生态,杨善洲同志退休后扎根大亮山义务造林......这些优秀共产党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好作风,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标杆。锤炼过硬作风,要突出三个重点: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建立清单、销号管理;发扬斗争精神,敢于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亮剑,勇于向庸懒散拖开刀;强化闭环管理,形成“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效果评估—建章立制”的工作闭环。只有把“改”字贯穿始终,才能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作风建设带来的新变化。

织密“制度篱笆”,在严管厚爱中涵养清风正气。“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作风建设既要治标更要治本,必须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从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到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推进作风建设,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巩固作风建设成果,要织密三张“网”:制度约束网,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监督预警网,运用大数据等手段精准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文化浸润网,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只有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才能让清风正气不断充盈。

厚植“为民情怀”,在实干担当中彰显作风本色。“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作风建设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增进民生福祉上。无论是脱贫攻坚战中“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还是疫情防控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坚定抉择,都生动诠释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彰显作风本色,要念好“三字诀”:“走”出去,深入基层一线,用脚步丈量民情;“沉”下去,聚焦急难愁盼,用真心化解民忧;“实”起来,办好民生实事,用行动赢得民心。要善于把群众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干部的“履职清单”,把群众的“表情包”作为检验工作的“晴雨表”。

作风建设如逆水行舟,一篙松劲退千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此次学习教育为契机,持续在“学”上下功夫、在“查”上动真格、在“改”上见实效,让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改进作风、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要始终牢记,好的作风是抓出来的,更是带出来的,领导干部必须当好“领头雁”,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共同书写作风建设的新篇章。

(中共眉山市彭山区委组织部 刘雨丝)

编辑:易贝羽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