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指出,“培养选拔村党组织带头人”。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加速推进的当下,唯有以系统思维构建“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才能让“领头雁”真正成为激活乡村全面振兴的“主引擎”。
精“选”优才,广拓“领头雁”储备池。选准“领头雁”,是建强村级队伍的基础。要拓宽选人视野,打破地域、身份、行业限制,从农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等群体中选拔优秀人才。建立村级后备人才库,对后备人才进行动态管理和跟踪培养。通过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等方式,把政治素质高、带富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人才选拔到村党组织带头人岗位上来。注重选拔有情怀、有担当、有能力的年轻人,为村级队伍注入新鲜血液,确保“领头雁”队伍后继有人。让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脱颖而出,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深“育”强将,提升“领头雁”硬本领。“领头雁”要想带领群雁飞得更高更远,必须具备过硬的本领。一方面,要抓实理论武装,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开展各类培训,如集中培训、专题研讨等,让村党组织带头人深刻领会党的政策方针,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行动自觉。另一方面,要加强专业培训,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际需求,开展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电子商务等专题培训,通过专家指导、实地考察等方式,帮助他们成为农村工作的行家里手。此外,还要注重实践历练,让他们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经受锻炼,积累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严“管”履职,拧紧“领头雁”责任链。加强管理是确保“领头雁”履职尽责的保障。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对村党组织带头人的工作业绩、履职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强化日常监督,通过定期述职、民主评议等方式,让群众参与到对带头人的监督中来。对于那些懒政怠政、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要及时调整,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鼓励“领头雁”大胆创新、积极作为,为他们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通过严格管理,让“领头雁”时刻牢记责任,认真履行职责,不辜负群众的期望。
善“用”贤能,激发“领头雁”新活力。合理使用是激发“领头雁”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动力源泉。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对表现优秀、业绩突出的村党组织带头人,在政治上给予激励、经济上给予奖励、社会上给予尊重。加大从优秀村党组织带头人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公务员、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力度,拓宽他们的发展空间,让其有“干头”更有“奔头”。营造尊重人才、重用人才的良好氛围,让“领头雁”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大显身手,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李元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