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党员文汇
打造新时代的教育先锋——基层党组织建设典型案例
2025-04-15 16:58来源:四川党建网

文/四川城市技师学院  邹琴 王义辉

一、案例背景

四川城市技师学院始终坚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学院的全面发展与持续进步筑牢了坚实的组织基石。学院党组织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周密实施的策略,深化了理论学习的内涵,创新了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并严格加强了制度建设,有效提升了党组织的凝聚力,为推动学院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二、做法及成效

深化理论强根基,筑牢思想聚合力。在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征程中,学院对理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给予了极高的重视。为确保党员和教师们能够全面、透彻地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学院精心策划专题学习研讨会,由党总支书记欧庆民同志主讲,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内涵及实践要求。通过结合国内外形势与学院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党员教师深刻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与使命任务,为学院发展筑牢思想根基。经过这一系列的学习,党员和教师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学院肩负的使命任务,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同时,他们的“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更加自觉地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不仅为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政治保障,更激发了党员和教师们在新时代砥砺前行的动力与信心。

创新载体淬党性,严明纪律树清风。学院通过组织干部参观成都战役纪念馆等特色活动,将廉洁文化融入党性教育,强化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同时依托团校培训,围绕共青团历史、组织制度等主题深化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推动党性教育与日常管理深度融合,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干部的党性修养,也提高了他们的廉洁自律意识,为学院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学院在举办团校培训等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主讲老师们深入讲解了“共青团的光辉历史”“共青团的性质和任务”“共青团的组织制度”等内容,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政治素养。这些富有创意和实效性的党建活动,成功地将党性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融入了日常工作中,为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和坚定信仰的新时代党员提供了有力保障。

深学细悟践初心,铸魂育人树品牌。教师通过将思政教育与社会实践、主题教育相结合,探索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教学方法和路径创新。在提升专业素养与师德师风的过程中,教师队伍明确了“立德树人”使命,学生综合素质显著增强,学校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为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学院基层教师们认识到,思政工作需紧密结合时代、国家和学生需求,提升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要提升学校知名度、认可度和美誉度,推动品牌建设。在实践中,教师们创新思政教学方式,结合新高考改革背景,组织社会实践和主题教育,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思政教育。同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专业素养。通过这一学习,教师们明确了职责使命,提升了教学水平,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得到提升,为品牌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修身正德强师风,示范引领育良才。学院构建了“教育+监督+典型”三位一体的师德师风建设体系,通过讲座、案例研讨等活动深化教师职业认知,建立投诉举报机制强化日常监督,评选“师德标兵”等典型,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激励教师队伍践行师德规范,全面提升育人能力。为深化教师对师德师风重要性的理解,学院先后通过举办讲座、研讨会、案例分析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教师们能够深入领会师德师风的内涵,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同时,学院还邀请在教育教学领域的优秀教师分享他们的宝贵经验,以此激发全体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为了加强师德师风的监督管理,学院建立了完善的师德师风投诉举报机制,对任何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都进行严肃处理。此外,学院还加强了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日常监督,确保每位教师都能严格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近年来,学院通过评选“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活动,选拔出一批在师德师风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作为典范,这些先进事迹和典型案例,不仅为其他教师树立了榜样,更激励了广大教师自觉践行师德规范,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

三、经验与启示

学院深刻认识到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学院发展、提升教育质量中的核心作用,始终把坚持将党的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探索和实践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深化理论学习、创新活动形式、紧密结合时代需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等多方面的努力,学院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与时俱进树标杆,师德师风守根本。学院基层党组织紧跟时代步伐,紧密结合学院实际和时代需求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学院通过定期举办“师德建设专题会”,组织教师观看《黄大年》《我本是高山》等师德教育影片,开展“先锋创绩”“青年党员说”评选活动树立典型;建立师德监督长效机制,明确学术不端、敷衍教学等10类禁止行为,实行学生匿名评教、学院督导随机听课、同行互评打分等多元评价机制。近年来,学院教师获市级以上教学竞赛奖项增加28%,学生评教优秀率稳定在95%以上,师德建设成效显著。

学用贯通强思想,知行合一固根基。基层党组织坚持理论学习与时代实践相结合,筑牢思想根基。学院通过定期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讲座,组织理论宣讲、专题读书班等学习活动,建立常态化理论学习机制,展现了其对于理论学习的重视与坚持。这一做法不仅提升了党员和教师的政治觉悟和理论素养,更为学院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基层党组织应坚持理论学习与时代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常态化、制度化的理论学习,确保党员和教师的政治觉悟和理论素养;同时,注重将理论应用于实践,通过实践活动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筑牢思想根基。这些具体举措既提升了党员政治觉悟和理论素养,又为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思想保障,实现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有机统一。

破立并举促发展,守正创新强根基。面对新时代的新挑战和新要求,基层党组织以创新驱动组织建设持续进步,鼓励党支部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创新实践,要求各支部聚焦主要业务,以党员骨干教师为首申报组建“党员先锋队”,与政府机构和企业开展“1+N”党建结对,将“主题党日进企业”等创新做法纳入案例库推广,每年开展“优秀党建案例”征集。实施以来,学院已初步建立“先锋创绩”特色品牌矩阵,1个党支部获评校级“样板党支部”,切实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特色化水平。

多维载体激活力,实践育人显成效。学院通过创新党建活动形式提升实践效果。例如实地参观革命纪念馆、组织青年团校培训、举办“微党课”竞赛等特色活动。这些创新形式不仅增强了党员的党性修养,也提高了活动的实效性。数据显示,实施创新形式后,党员参与组织生活出勤率从81%提升至95%,教师提交课程思政案例数量同比增长32%,这种不断探索和创新党建活动形式,以更加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党建活动,切实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形成了理论学习与实践育人的良性互动。

(*本文系“2024年四川省三线建设研究会重点科研项目资助,“两弹一星”精神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路径研究,编号:SXJS202402”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陈建佳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