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三台县围绕贯彻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探索构建“云端学+实践练”双轮驱动模式,推动党员教育培训提质增效。
“云端党课”打破时空壁垒。依托绵阳科技城党员干部教育服务双向智慧系统,建成“1个县级主课堂+33个乡镇分课堂+462个村(社区)云课堂”三级数字平台,规范和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组织“十佳党课主讲人”开展“党员先锋说”活动,录制《江河岁月——鲁班水库建设纪实》《川北工委秘密交通联络站》等特色课程7期,单期最高点击量突破19万次。石安镇清泉村党委书记魏永红通过观看《头雁》微电影,激发出干事创业热情,发展蔬菜订单农业800余亩,打通从田间到市场的产业链,带动户均增收1300余元。
“资源破壁”构建共享矩阵。整合县域内红色交通纪念馆、革命历史展览馆等15个党性教育基地,打造“30分钟红色教育圈”。创新“四微课堂”模式,潼川镇草堂社区通过“微研讨”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题,新增智能停车位36个。实施“党课快递”工程,组建由15名党校教师、56名“土专家”构成的送课队伍,开展“订单式”送教73场(次),覆盖党员1.8万人次。紫河镇秀才沟村驻村第一书记付朝顺通过“院坝课堂”举办“乡村振兴夜话”4场,牵头组建助农甄选团队,解决农产品销售等问题7个。
“实践淬炼”转化教育效能。建立乡村振兴“头雁”培育工作室3个、社区名师工作室3个,开发《涪城麦冬实用栽培技术》《“念好”集体经济的“高棚发展经”》等实操课程6个。景福镇钟鹤楼村“90后”党员李康宁在实践课堂学习后,发展生态五黑鸡养殖和绿壳鸡蛋生产,为村民提供就近就地就业岗位30余个。用好“三台组工”新媒体等载体,深化流动党员“在外添光彩·在家增党辉”工作,组织流动党员参与“反哺家乡·造福桑梓”活动,在外流动党员直接回乡投资或引进投资项目60余个,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中共三台县委组织部 李前 任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