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本波
又是一年春来到,看到千树万树绽放的梨花,我不禁想起曾经在“千年梨乡”广元苍溪奋战的日子,其中有三个时刻特别令人难忘。
一是雪地里的“最美星光”。三会村是省委组织部定点帮扶村。2018年9月,我赴苍溪县五龙镇三会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那年冬天,秦巴山区大雪纷飞。恰逢“三会脱贫奔康乡村振兴教学基地”承办甘肃省某县102名科级干部培训。这是三会村产业发展的关键一步,我们必须全力以赴。为办好培训班,我和村“两委”精心安排课程、后勤,顶着寒风在村委会和聚居点间往返奔波。首日课程结束后,安顿好学员已近深夜11点。雪越下越大,但学员宿舍的灯光一盏盏亮起,如繁星点缀雪地。那一刻,我心头涌起暖意——这微光,照亮的是三会村的希望,是雪地里的“最美星光”。
二是列车上的“一见钟情”。2020年8月,三会户外研学教育基地迎来了首批成都小学员。经过7天6夜的军旅研学实践,小学员们收获满满。而承办本次军旅夏令营的四川三会研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首家注册地在三会村的民营企业。 这家企业的到来,缘于一次列车上的“一见钟情”。
2019年初,村集体经济遭遇瓶颈,产品单一、同质化严重、发展动力不足,急需转型。我们多方联系企业未果,却在一次动车偶遇中迎来转机。
那年5月,三会村获评“国家乡村旅游人才实训基地”,我代表村上赴成都领奖。返程的动车上,我对来之不易的荣誉爱不释手,一直把奖牌抱在胸前。动车邻座的年轻人刘鑫被我一直抱在胸前的奖牌吸引。交谈中得知,他是福建众诚集团有限公司合伙人,也是一位有返乡创业意愿的苍溪人。我当即邀请他到三会村考察。
经过多次磋商,我们达成了三会户外研学教育基地建设、龙吟谷二期开发等投资协议。后来我问他为何信任我,他说:“能看出你抱着奖牌时的喜悦是发自内心的,我没有理由不相信一个真心实意为村里谋发展的第一书记。”
三是高速路上的“生死援救”。2020年,疫情导致三会村农特产品滞销。为保村民收入,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四处推销、送货上门。
6月的一个深夜,我和驻村队员吕品一送货返程时突遇暴雨。经过中江服务区不久,我们发现前方三车连环追尾,横堵高架桥中央。风雨交加,险象环生。我们毫不犹豫地停车救援——吕品一穿上反光服警示来车,我冲进事故现场转移伤员,安抚众人情绪,并拨打救援电话,还从一辆侧翻的小轿车里救出一位受伤群众。
雷雨声中,我们坚守至警车抵达。事后虽心有余悸,但更庆幸及时伸出援手,守护群众安全。
帮扶时间很快过去,但省委组织部对三会村的帮扶一直在持续。多年来,领导同事到县到村帮扶超千次,先后选派10余名干部驻村帮扶,推动三会从贫困村蜕变为富裕村,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抓党建促脱贫谋振兴的职责和担当。
梨花又开放,初心永不忘。回首奋战岁月,那些机遇与险境,都化作三会村振兴路上的坚实足迹。(作者曾任省委组织部联系指导苍溪县精准扶贫工作组成员,苍溪县五龙镇三会村党支部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