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关于基本培训部署要求,聚焦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新任务新要求,发挥系统合力,念好“同”字诀,构建多要素融合、多环节贯通、多主体协同的基本培训机制,促进全域干部教育培训同质等效。
坚持“同成长”,全域协同释放雁阵效应。
干部教育培训质效的不均衡来源于师资力量的悬殊,实践证明,党校师资是激发干部教育培训潜能的源动力。据2024年统计数据表明,乐山市11所县级党校共有专职教师69人,校均6人,但分布不平衡,除区域中心党校外,专职教师数量平均仅5人。2024年县级党校举办基本培训班次291期11624人次,培训量较往年增长52%。
党政共促破解师资薄弱问题。乐山市委组织部牵头,联合相关部门研究制发《支持市县级党校人才队伍建设十条政策实施细则》《2024-2028年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师资提能计划分工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市县统筹联动开展党校教师招引行动,2025年全市党校系统公开招考19人,壮大师资队伍。搭建党校教师成长平台,2024年党校教师列席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1980人次,党校教师参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37次。
市县共育破解青黄不接问题。2024年统计显示,县级党校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共计46人,占专职教师总数的62%,且均为近三年新进人员。为让青年教师站稳讲台,市委党校牵头,综合实施全市党校系统“教研人员专业提能、管理人员综合提能、青年师资强基提能、骨干教师结对帮带”四大行动,采取政治思想集训、业务技能专训、特色专题短训相结合着力提升师资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从2025年1月起,集中5年时间,开展全市党校系统青年教师研读工程。2024年举办全市党校系统教学新专题备课会3次、精品课观摩学习会86场,实现市县党校大课同听、优课同学、备课同审。
全域共用破解力量不均问题。采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方式,立体整合全市党校系统的学科与师资资源,出台《关于建立和完善全市党校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的意见》,整合市县党校专职师资65人、兼职师资33人、外聘师资120人,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党史党建、区域经济、基层治理及法律等164个专题,建立市委党校统筹,市县党校共建、共培、共用的师资库。
坚持“同频率”,全域合作打造精品效应。
基本培训涉及更高效的学习转化、更精准的供需匹配。从全市干部教育培训质效来看,精品课不多,履职能力培训课不足,教学资源开发不够,县级党校有限的师资难以构建门类齐全的课程体系。
统筹规划“明方向”,实现“需”“求”共振。坚持规划先行,拉高标杆,提高党校培训供需适配性和有效性。制发《精品课程打造工程实施方案》《“好教材”“好课程”“好案例”建设的意见》《关于组建重点(特色)教学科研创新团队的意见》《全市党校系统教学管理优秀奖的评选办法》等一系列推进精品课建设的制度措施。近年来获评省委组织部“好教材”1本、“好课程”1门、“好案例”2个。
培训内容“赋效能”,促进“教”“学”互长。聚焦精品导向,以“大学科”建设为基石,持续充实“优秀课程培育池”,完善以理论教育为主线、融通党性教育和履职能力培训的核心课程体系。有机融通行动学习、互动研讨、案例教学等教学培训方式。市县开展集体攻关,共同打造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课程24个,推动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有机结合,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
培训形式“注活力”,推动“知”“行”统一。运用“线上+线下”“直播+录播”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中央党校、省委党校优质课程直达基层。2024年以来,县级党校主体班学员同步收看省委党校直播课89场次,受训学员5000余人次,学员反映通过“云课程”让基层干部足不出户,聆听专家学者深刻讲解,很“解渴”。
坚持“同发展”,全域联动迸发集聚效应。
从干部教育培训发展的内在需求来看,党校发展不平衡是制约干部教育培训整体提升的关键因素。比如,存在区域中心党校辐射带动不够;个别县级党校办学特色不明,把地方特色资源融入教研咨一体化建设方面方法不多成效不足;民族地区党校难以承载干部培训所需等问题。
强化纵向指导。市委党校切实担负起对下级党校的业务指导职责,加大对课程、师资、教材等软件资源以及教室、食堂、宿舍等硬件资源的支持和统筹力度,建设好、调动好全域资源,全力保障基本培训。选派教研骨干担任民族地区党校兼职副校长,帮助提升教学科研工作。采取“党校开放课堂”“主课堂+分课堂”等形式,常态化开展网络视频直播,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共用,干部教育培训同质等效。
强化横向协作。秉持“开放办学”理念,发挥区域中心党校在教学、科研、师资培养的辐射带动作用,每年安排部分重点班次委托区域中心党校承办,支持县际之间合作办班。用好用活《联合办班实施方案》《师资互派实施方案》《现场教学点共享实施方案》《科研咨政协作实施方案》《精品课程协作实施方案》等县际党校合作制度,形成课程共建互用、师资共育互派、基地共创互享、课题共研互助的大协作格局。2024年县际之间互派教师113人次、共享专题课75门、共用现场教学点38批次、申报成功的合作课题14个,促进县级特色化、差异化、品牌化发展,构建纵横交织、供给均衡、联动互促的市域干部教育培训“共同体”,解决“县级之间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强化对外借力。马边彝族自治县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的对口帮扶下,争取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马边设立远程教学点,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解决师资短缺、课程匮乏问题。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金口河区、沐川县依托东西部协作项目,拓展“飞地”课堂,聘请浙江大学知名教授等优质师资开展网络直播培训,同时精选学员到对口联系的浙江诸暨、绍兴等地开展异地办班,让学员既开眼界,又学方法。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 吕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