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干部工作
泸县奇峰镇:建强村级后备力量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2025-03-27 17:28来源:四川党建网

近年来,泸县奇峰镇围绕建强乡村振兴骨干力量这一关键任务,通过选好党组织带头人、拓宽村干部选拔渠道、强化后备干部培育锻炼、健全村干部管理机制等方式,大力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建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固本浚源,选好“领头羊”。一是下好识人“先手棋”。结合党性修养、工作实绩、群众基础等情况,通过集体座谈、个别谈话、入户走访等方式,对15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开展“体检式”考评,评定分为好中弱差四个等次,对考核结果为弱村差村党组织书记坚决撤换。2024年12月,已调整撤换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书记1人。二是打好招引“主动仗”。各村(社区)建立并完善优秀党员、致富能手、本土能人名录库,对拟更换党组织书记的村由联村领导带领联村组,先电话访问名录库人员,征求个人意愿和人员推荐,再利用春节等特殊时段,对意向人员逐一联系拜访,全镇共收集拟用后备人选32名。三是注重实践“大胆用”。对前期摸排的有能力、有意向人选大胆启用,提前安排到岗锻炼,注重实践,综合考察,对于特别优秀人员直接作为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员培养。截至目前,已走访动员2名优秀人才回村建设家乡,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回乡干事创业奠定基础。

科学研判,建强“雁阵群”。一是建立村干部画像。积极推行“摸底调研+部门反馈+联村评价”的多元评价机制,结合个人表现和性格特点,建立在任村干部画像,根据岗位要求和个人能力特点进行岗位调整,最大化发挥个体优势,提升组织整体效能。二是优化村班子结构。逐村分析班子人员的年龄、学历、男女比例等情况,精准识别班子结构中的短板和优势,有针对性地储备后备干部,为村班子搭建做好长远考虑。三是推行能上能下机制。结合村班子及成员的日常工作表现、年度考核、纪律监督等情况,坚持“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调整干部7名,如原柿子村副主任跨村任华通村党组织书记,本轮换届拟调整在职村干部岗位19人。

充盈储备,磨砺“千里马”。一是拓宽渠道“选”。通过在任村(社区)干部择优培养、公开选拔、人才回引等方式,进一步拓宽村干部来源渠道,对本村致富能手、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企业管理等人才主动联系对接,加强动员引导。二是结对帮带“育”。对后备力量加强培育,采取“一对一帮带”、参加业务培训、领办村级事务、“顶岗锻炼”等方式,有效提升政治思想素质,提高业务能力水平。三是优胜劣汰“用”。对意向人选提前考察、审查,严把入口关,按程序纳入后备干部到村实习3个月,实习合格后留用重点培养,不适者不予留用。2024年至今,全镇新选任后备干部9名,经实习后留用7人。

(泸县奇峰镇人民政府 朱成芳)

编辑:黄敏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