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作为党员干部,既是政策的执行者,也是企业发展的服务者,在政商交往中准确把握“亲”、“清”之道,在主动作为中彰显担当,在坚守底线中锤炼作风,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以“亲”架桥,主动担当作为。“亲”是党员干部服务企业的基本态度,是推动政商良性互动的桥梁。广大党员干部应当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营商环境、亲清政商关系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亲清”原则,扎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积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党员干部要立足实际,统筹抓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落实,坦坦荡荡同企业交往,理直气壮为企业站台。通过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特别是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并“一企一策”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为企业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同时,党员干部还需加强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沟通交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亲”而有度、“亲”而有为,推动政商关系朝着更加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
以“清”划界,筑牢廉洁防线。“清”不仅是政商交往的底线,更是党员干部的政治生命线。广大党员干部应当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事业观,在交往中把握好分寸,在内心深处划清红线,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注重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头脑,用优秀传统文化正心明德,从真实案例和真心悔悟的案中人中汲取深刻教训,在思想上辨明为公与为私、服务与交易的本质区别,从源头上斩断政商“旋转门”发生的可能。“亲”则两利,“清”则相安。简而言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就是要打破所谓的“潜规则”,党员干部与民营企业家的关系应当清白、纯洁,不能有贪心私心,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搞权钱交易。交往中要明确交往的纪律底线和红线,做到政商关系有交集不交换、有交往不交易,防止“谈商色变”和“勾肩搭背”,从根本上避免被“腐蚀”和被“围猎”,确保政商交往“亲”而有度、“清”而有为。
亲清政商关系是检验党员干部政治能力的“试金石”。唯有以“亲”的温度凝聚发展合力,以“清”的尺度规范权力运行,才能让政商交往既“清流激荡”又“活水涌流”,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党员干部当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争做亲清关系的践行者、优化营商环境的推动者,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交出优异答卷。
(中共什邡市委组织部 田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