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喜德县始终将狠抓驻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在日常管理、队伍建设、关心关爱上持续发力,着力打造一支真蹲实驻、真帮实促、真抓实干的驻村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蓄能赋力。
着眼日常管理,强化驻村干部责任担当。高位谋划部署。成立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为组长的驻村帮扶干部管理工作问题整改领导小组,及时召开全县加强驻村帮扶管理工作会议、周末调度会等各类会议15场次,发现驻村责任不明晰、属地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并提出优化意见5条,确保驻村帮扶工作有序推动。健全制度体系。严格执行州委组织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驻村帮扶干部管理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喜德县实际,细化常态驻村、承诺践诺等11项制度,制定县级联乡领导、派员单位、乡镇属地管理等5类39项驻村帮扶工作任务清单,压实工作责任。做好联系督导。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百日攻坚”行动,聚焦驻村帮扶力量“四项职责”“十二项参与”,县委组织部带头落实21名组工干部对95支驻村工作队伍全覆盖联系督导,发现乡镇日常管理不严格、帮扶单位管理不到位等34个问题,发放“两书一函”100余份。
着眼队伍建设,提升驻村干部整体素养。抓好调整轮换。遵循“因村派人、因人定村”原则,通过乡镇上报、派员单位申请、组织部分析研判的机制,对69名驻村干部进行调整轮换,轮换后全县驻村干部平均年龄37岁,大学以上学历占比超72%,较轮换前均有所提升,确保帮扶队伍年轻化、优质化。抓好提能培训。采取专题辅导、经验交流、以会带训等形式,邀请省州专家围绕“三落实一巩固”“大排查”“四项职责”等方面内容,开展“夯基强本”业务培训、全覆盖集中培训等12期,确保全县255名帮扶干部能力水平双提升。抓好结对培养。针对69名新选派驻村干部基层经验不足、村情村况不熟等问题,组织他们与130名老帮扶干部、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结对拜师,共同参与乡村治理、集体经济发展、移风易俗等中心工作,进一步推动新一批选派驻村干部迅速转变角色、提高履职能力。
着眼关心关爱,增强驻村干部激励保障。落实服务保障。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35名县级领导到村慰问走访,全方位了解驻村干部思想、工作、生活情况,解决偏远村办公环境差、居住条件差等实际困难20余个,及时发放驻村干部工作经费、生活补助、意外保险等各类经费补贴229万元,全力帮助驻村干部解决后顾之忧。落实考核激励。树立鲜明实绩导向,把季度考评、年度考核、期满考核等综合结果作为评先表彰、职级晋升、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提振驻村干部队伍精气神。去年以来,56名驻村干部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15人因工作优秀予以职级晋升、提拔。落实选树典型。注重宣传报道,及时总结帮扶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在中国组织人事报、四川党的建设等媒体平台宣传30余次,涌现出王小兵、黄建军等一批担当实干的榜样,5名同志被评为全省优秀驻村干部,营造见贤思齐、比学赶超良好氛围。
(中共喜德县委组织部 罗比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