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7月下旬,3000余名四川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分赴四川21个市(州)基层一线,开展为期1至3年的志愿服务工作。21年来,四川通过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培训派遣、统一管理的方式,累计组织选派近4万名志愿者到基层一线从事教育、医疗、乡村振兴、青年工作等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也从最初的志愿服务工作品牌持续深化拓展为服务基层发展的人才工程。
文/《四川党的建设》全媒体记者 张微微
9月的川西,已有秋的凉意,但在壤塘县岗木达镇卫生院里却是一片融融暖意。一大早守候在此的西部计划志愿者严周牙,正为前来参加免费健康检测的老人们操作着一系列智慧医疗设备。“您可以试试这套中医体质辨识分析仪,检测效果不错。”严周牙用藏语介绍着服务项目。
25岁的严周牙,一个来自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的藏族小伙。2022年8月,从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毕业两个月后,他参加西部计划,来到壤塘县卫生健康局开展服务。
在深入乡村进行一系列走访调研后,他深切感受到乡村医疗资源的匮乏和乡村医生所面临的种种难题。于是,他与同事共同开启了乡村医生帮扶计划。他们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当地引进一批智慧医疗设备。这些设备不仅提升了卫生室的医疗诊断能力,也大大改善了群众的就医体验。
严周牙的志愿服务故事,是西部计划实施以来,来川开展服务的近4万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故事之一。21年来,我省西部计划实施规模从 2003 年 12 个市(州)的 18 个县发展到 2023 年 21 个市(州)的 183 个县(市、区),服务人数从最初的656 人/年增长到现在的6400余人/年,服务领域从支农、支教、支医拓展到基层治理、青年工作等。志愿者奋战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抢险救灾等“主战场”,得到用人单位、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2020年至2023年,服务期满志愿者扎根就业率达 68.85%,为四川现代化建设储备了一大批青年人才。
从引到育,从留到用,68.85%的扎根就业率背后是一场怎样的人才布局?
提质扩量的“新鲜血液”
7月23日,在喊出“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铮铮誓言后,30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汇聚于成都大学的2024年四川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迎着似火的骄阳登上大巴车,分赴四川21个市(州)的基层一线,开启了他们为期1至3年的志愿服务工作。
这是西部计划向四川基层注入的第21轮新鲜“血液”。如果算上尚在服务期的志愿者,四川省目前共有6400余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扎根在基层一线,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对接不断变化的基层需求,这拨新鲜“血液”有哪些新变化?
“首先在准入机制上进行了提升。”四川省西部计划项目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优化选人标准,严把项目入口关是变化之一。遵循“四优先”原则,将中共党员、优秀团员、学生干部、志愿服务经历等纳入选拔标准,实行“全省笔试统考+高校面试考核”,“从今年的情况看,有2万余名大学生报名,其中党员近2000人,本科以上学历超1.4万人。”
7月23日,2024年四川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出征仪式在成都大学举行。供图/共青团四川省委
青年有热血,基层有回应。随着优质“血液流量”的增长,地方项目也在以不断增长之势迎接这股青春力量。
“在争取全国项目稳步增长的基础上,我省西部计划也正积极参与全省人才工作先行区建设。”四川省西部计划项目办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四川已将西部计划纳入《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若干措施》,并出台通知鼓励人才先行区参与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地方项目。近5年来,四川西部计划地方项目的规模由400人增长到3000余人,增幅超7倍,全国项目与地方项目比值由1∶0.14变为1∶1.29,项目的影响力也在持续提高。
引育并举的政治使命
7月5日,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举办了一场特殊而热烈的开班仪式—四川农业大学首期“青马工程”西部计划专项培养班顺利开班。
今年是四川农业大学开设“青马工程”培养班的第11年,也是启动西部计划专项班的第一年。据了解,专项班培养周期为一年,首批遴选20名在校大学生,以学分制为基础,采取党的理论学习、红色教育、实践锻炼、交流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培养。
“在高校开办‘青马工程’西部计划专项班是促进西部计划前置培养、延长育人链条、加强全链条精细化管理的有效途径。”共青团四川省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让大学生在大二、大三时就接受专项教育培训,可以使其充分了解西部计划这个项目,真正树立“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人生志向,做好服务西部的准备,并带动更多青年投身基层建功。
何谓“青马工程”?这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简称,旨在为党培养信仰坚定、能力突出、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青年政治骨干。
“青马工程”西部计划专项活动在四川取得了怎样的实效?
曾在宜宾市高县嘉乐镇人民政府服务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汪鹏飞体会颇深。“在服务期间,通过参加市上组织的‘青马工程’西部计划专项活动的系列实践,我的工作技能提升很快。”汪鹏飞表示,通过共青团宜宾市委搭建的实践平台,自己先后参与了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中国(国际)竹产业发展峰会、中国国际名酒博览会等大型赛会的幕后志愿服务工作,通过赛会强化自我锤炼,大大提升了组织协调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实践固然重要,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更是头等大事。今年4月至5月,四川首次开展“青马工程”西部计划专项实地研学活动,将来自21个市(州)的100名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分两批集中起来,学习党的系列创新理论,并前往三星堆博物馆,眉山市永丰村、三苏祠,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中国二重,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等地开展实地研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访大国重器,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这次研学活动,大家都获益匪浅。在广安市武胜县服务的西部计划志愿者蒋梦兰表示,通过研学,自己对“创新”这个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新时代青年必须具备创新意识。”
开展研学活动提升志愿者服务能力,是近年来共青团四川省委坚持“提质”与“扩量”相结合工作思路的体现之一。
四川将西部计划志愿者全员纳入“青马工程”西部计划专项。“除了组织开展‘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四川足迹’‘走进新质生产力 激发青年向新力’实地研学,各级项目办还常态化举办理论培训班,确保每名志愿者每年理论学习不少于 88 学时,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在服务期间提出入党申请。”共青团四川省委相关负责人说。
倾情留用的“绿色通道”
今年是严周牙参加志愿服务的第三年。“我已经熟悉了壤塘县的工作环境,想继续留在这里工作。”严周牙说,当地针对西部计划志愿者出台的定向招录政策对他很有吸引力,目前他正在准备相关考试。
而与严周牙同届参与西部计划志愿服务的志愿者万文文,在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格镇初级中学服务两年期满后,因表现特别优异,条件合格,她提前一年“乘上”了当地针对西部计划志愿者定向招录政策的“东风”,考入盐边县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序列。
为了让优秀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更好地服务地方,我省部分市(州)相继开通了“绿色通道”。如:达州市全面落实转编政策,近5年来,通过考核合格直接转为事业编制的西部计划志愿者达109人;泸州市积极落实西部计划志愿者直接考取事业单位人员政策,并联合中公教育等培训机构,不定期开展公考培训及线下主题沙龙,2021年以来,已有125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成功考入当地机关和事业单位;盐边县每年对乡(镇)可用事业空编数进行核定,以不低于西部计划志愿者人数5%的聘用比例要求直接考核招聘,2024年度服务期满2年志愿者通过考核招聘就地转编20人,占当期西部计划志愿者总人数25.6%,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在盐边干事兴业搭建广阔舞台。
“青年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力量,要让青年人才安心扎根基层,需坚持做到待遇留人、情感留人、事业留人。”共青团四川省委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四川省不少地方在逐步加强财政保障,不断提高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期间的福利待遇。如:将市、县项目办工作经费、志愿者社会保险纳入财政预算;逐步提高西部计划志愿者社保、医保缴纳基数和岗位补贴,为其提供免费住宿或住房补助;重大节假日组织开展西部计划志愿者慰问活动等。志愿者服务期满时,当地还会通过建立服务期满志愿者劳务派遣机制、向国企民企推荐就业、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扶持自主创业等方式,为志愿者提供更多就业选择。
2024年5月28日至31日,四川省西部计划项目办组织开展第二期四川省“青马工程”西部计划专项实地研学活动。供图/共青团四川省委
曾在德阳广汉市服务的2020年度西部计划志愿者晏嘉骏就是系列就业“红利”的受益者。2年服务期结束后,他在“德阳共青团”公众号上获悉“德阳创业新星计划”面向毕业三年内拟在德阳创新创业的大学生,可给予10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资金支持。在德阳市西部计划项目办的帮助下,他得到了创业导师的帮助,认真进行了创业规划,完成了创业计划书,成功通过了“德阳创业新星计划”,得到创业启动资金,顺利开始了创业之旅。
“志愿服务是起点,不是终点,为国家做贡献、为人民谋幸福永远在路上。”晏嘉骏说,在有温度、人性化的政策支持下,青年志愿者的奉献精神得以延续,也将激励更多的大学生扎根基层施展才华,放飞梦想,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