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璐萍
“游标兵,一家企业在线监测数据异常,我们一起去现场看看情况。”“游标兵,听说你被抽调参加生态环境部帮扶行动了,注意身体哦!”……
“游标兵”,是同事们对我的“爱称”。
作为一名生态环境执法一线的老队员,我一直秉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职业追求,不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专业训练、实践锻炼,致力于成为生态环境执法领域的业务标兵。不知不觉,“游标兵”的“名号”在同事间传播开来。于我而言,这是莫大的肯定,更是“给力”的鞭策、暖心的鼓励。
然而,“标兵”不是终点,是我不负青山、逐绿前行的起点。
做标兵,就要始终保持对学习的热情,练好“看家本领”。为了提升思想政治素养,我积极担任乐山市生态环境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乐山环保青年学践阵地”研学小组组长,带领10余名组员开展调查研究、基层帮扶行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聚焦执法主责主业,我在认真学习政策法规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各项业务培训,研习新的环境排放标准,钻研环境领域法律法规内容,不断提升知识储备。在“干中学”“学中干”,如今,生态环境违法案件调查、投诉举报问题处理、应急管理等工作要点已经统统“装”进了我的脑袋里。
做标兵,更要锻造担当“铁肩膀”,练就成事“真功夫”。学习新本领、钻研新事物,最终还得在落实上见真章。作为环保人,我们能够计算清楚复杂的排污标准,却计算不出自己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为撑起一片蓝天,造福一方百姓,再苦再累我们都全力以赴。令我印象最深的,是2023年11月赴山东聊城,参与生态环境部第十四轮次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现场监督帮扶的经历。
深冬季节的山东异常干冷,寒风刺骨。正值聊城市重污染橙色预警期间,帮扶组一行刚到达驻地,便接到任务:“茌平县某木业公司用电量异常,立即核实。”顾不上休息,大家马不停蹄驱车1个多小时赶往现场。由于公司地址不准,天黑路况不明,周边同类企业又多,我们几经周折都未能找到。眼看气氛逐渐沉闷,我率先打破僵局:“没有到不了的现场!我去挨家挨户敲门问路。”终于,在离主干道200多米的小路上,我们找到了该公司——现场大门紧闭,空旷无人。“该公司用电量异常,是未落实应急措施偷偷生产,还是在线检测设备故障?”尽管气候恶劣,但我与队友们都“较真”了起来。于是,我们在离生产区最近的围墙处搭建“人梯”,高举摄像机初步记录现场;又绕着围墙走一圈,从一道小门进入加工厂,通过细致检查设备积尘等“蛛丝马迹”,确认近期无生产痕迹后,才上报结果,放心离去。而此时已是凌晨,气温更低了,我的脸像被刀子刮过一样生疼,手也冻得没有了知觉,但想想为了让大家拥有更多蓝天白云,一切都值得!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随着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更加迫切,我深知肩上责任重大,要成长为合格的生态环保标兵还有很长的路,必须知重负重、知难克难、知责担责,让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新鲜。(供稿单位/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