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是中国科技城,中央推进西部大开发、打造成渝副中心的战略部署对绵阳提出了新的要求。绵阳科发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科发建工”)作为绵阳市国有建筑企业,承担着科技城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重任,是服务保障科技城建设的主力军。近年来,科发建工创新“党建+政治引领、党建+项目建设、党建+深化改革”“1+3”党建工作模式,打造具有建筑产业时代特征、行业特色、企业特点的“旗建先锋”工地党建品牌,实现“党旗飘扬在工地、联建共建在工地、作用发挥在工地”,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助力国有建筑企业高质量发展。
“党建+政治引领”筑牢发展基石。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全覆盖开展“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四层联动”学习,采取研学结合等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解熟练掌握并实践运用,形成支持保障公司经营发展的重要理论研究成果5项。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将党的领导融入科发建工治理全过程,4家单位全面实现“党建入章”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建立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分管领导一岗双责、基层单位主抓落实“三级联动”党建责任体系,采取党建工作责任、任务、问题“三张清单”工作法,细化22项党建工作具体任务,12张清单全面对标巡视巡察、审计、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问题整改落实。坚决落实上级决策部署。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绵阳发展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公司在全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民生项目建设中“排头兵”作用,科学制定工程建设发展规划,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外拓市场、内强管理”等措施,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截至目前,科发建工总资产110亿元,实现年营业收入超15亿元,建设省市重点项目36个,中国科技城会议展览中心、创新中心等多个项目获得全国装饰奖、天府杯金奖、省级标准化工地等荣誉,先后荣获“四川省建筑业骨干企业”“四川省建筑先进企业”等多项殊荣。
“党建+项目建设”赋能发展动力。推行党支部建在工地上。在工程项目一线组建25人“旗建先锋党员攻坚突击队”,深入开展“有困难找党员”活动,实施党员和骨干“双向培养”工程,开办“工地党课”,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工程建设优势。近年来,有56名党员下沉一线参与项目建设,32名业务骨干发展成为党员。2024年,公司承担的有机更新项目工期紧、要求高、任务重,项目党组织将工地党建紧紧融入工地建设全过程,工地党建与工地关键事项决策、工地进度推进与问题解决、工地团队建设“三维”联动,推动项目建设高质量完成。实施工程建设全周期监督。科发建工党委、纪委聚焦工程建设这一腐败高发领域,围绕工程建设项目“可研、立项、设计、招投标、施工、验收、审计、结算、移交”9个流程环节,设置72个廉洁风险监督点,制定全周期监督管理办法及工作方案,形成流程图和工作清单,推行工程建设“五个同步”全周期监督,破解工程建设“监督远、监督软、监督难”难题。构建建筑文化品牌矩阵。创建“旗建先锋”党建品牌、“为美好生活建工”企业文化品牌和“建廉洁工地,树阳光建工”廉洁文化品牌,努力构建“党建引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企业核心文化体系,夯实文化软实力,推动建设“有硬度、有高度、有温度”的工程项目。
“党建+深化改革”激活发展潜力。同质化整合提升竞争能力。紧扣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按照建筑行业“工业化、绿色化、信息化”要求,探索建筑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纵向整合,推动整合公司内部3家同质化企业,形成以建筑施工产业为核心的业务体系,构建“研发设计+工程承包+绿色建材+新型基建”为一体的建筑全产业链条,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主业竞争能力。管控体系优化增强组织活力。按照集团化管控模式,从建强组织体系、细化职能职责、优化工作流程、转变工作方式四个维度推进管理制度改革,新建管理制度36项,建立起三层级“扁平化”组织架构,实行“大部制”部门管理,强化工程建设核心职能,整合部门交叉职能。开展领导干部领办重点项目,6名集团领导干部牵头破解发展难题12项。人事制度改革激活“内生动力”。实施管理人员“专业赋能”提升培训,开展“党员结对”“员工帮带”。实施中层管理人员“全体起立”竞聘上岗和员工双选“人岗相适”,组织经理层任期制契约化考核,探索建筑行业“一线薪酬”机制,建立宽带薪酬体系。全面开展“瘦身行动”,机构精简率达38.46%,管理岗位压减率达56.82%,真正实现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薪酬能升能降,充分激发调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绵阳科发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林升巨 陈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