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四川党的建设》全媒体记者 张微微
作为三星堆博物馆第一任馆长,在三星堆文物保护和研究史上,“肖先进”是一个值得记住的名字。
1986年3月,时任广汉县文教局文化科科长的肖先进,亲眼见证三星堆文物的出土,国宝重器带给他的震撼,让他萌生一个大胆的想法:修建博物馆,让文物展现在世人面前。他随即向上级报告,广汉县委认真研究后,决定拨款200万元启动修建博物馆。
馆建在哪里,争议很大。肖先进带领团队进行大量考证后,提出了一个前瞻性和科学性的方案—在距离城区10公里的遗址旁,建园林景区式博物馆,为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博物馆近5年的建设中,肖先进放弃休息时间,把心血倾注到博物馆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中。1997年10月,有着神秘悠远的独特观展氛围的三星堆博物馆建成开放并引起轰动,第一年便创下400万元门票收益,开了全国文博界自筹建设资金、自己养活自己的先例,书写了“小县城办大馆”的奇迹。
三星堆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肖先进有了更大的目标—让三星堆走向世界。在他的带领下,三星堆文物先后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
2004年,肖先进退休。“我是一名党员,还要继续为组织工作。”就这样,他再次投身到三星堆文化研究、展陈改造、遗址保护、新馆建设等工作中。2006年,三星堆研究院成立,肖先进被聘为院长,他的工作重心转到了对三星堆遗址保护利用的相关学术研究上。“研究院研究的工作更加广泛一些。”肖先进说,包括三星堆博物馆的管理和发展也是研究的内容之一。
多年来,三星堆研究院学术研究成果斐然:召开全国甚至国际范围的三星堆学术会议;编写《三星堆发现发掘始末》《三星堆研究》等系列书籍,成为研究三星堆文化的重要文献资料……
2021年,77岁的肖先进在新一轮考古发掘中担任工作顾问,他时常在发掘现场一待就是一整天,风雨无阻。2023年7月27日,三星堆新馆开始试运行,工期比原计划缩减了近1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建成5.5万平方米的新馆,是三星堆博物馆创造的又一个奇迹。“新馆里,新文物的陈列、新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带给游客更好的沉浸式体验,还能增加三星堆博物馆的美誉度,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谈到三星堆博物馆的未来,肖先进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