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2023年12月下/第24期
攀枝花市东区区委党校:从“新”开始 向“兴”而行
2023-12-21 11:20来源:四川党建网

文/四川党的建设全媒体记者 陈文娟

今年7月,在建校四周年之际,一场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的党员干部示范培训在攀枝花市东区区委党校(以下简称“东区区委党校”)举行,参加培训的党员有1250名,比党校成立前三年党员干部培训的总和还要多。

在东区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李强看来,“这样的培训实属不易”。县级党校分类建设前,东区没有成立区委党校,东区的党员干部培训主要依靠送外培训、委托培训和自主短训等形式。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校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要求,2020年才成立的东区区委党校从零开始,立足主责主业,走出高质量办学的东区路径。

以人才为支撑 提升办学质量

“课程契合东区实际情况,针对性强,特别‘解渴’。”10月9日,聆听了攀枝花市东区区委书记凌永航的专题授课,公务员任职培训班学员杨慧姣颇为激动,表示要严格按照要求学习、奋斗,将学习成效转化为下一步工作的动力。

在东区,领导干部上讲台已是常态。在县级党校分类建设中,东区区委党校严格贯彻落实省、市相关规定,每年收集区级领导、部门主要领导授课课题,规范领导干部上讲台授课超过总课程的20%。

领导干部围绕工作讲顶层设计,鲜活的案例则邀请基层人才进行分享。历经几年,东区区委党校建立起包括党政领导干部、高校学者、驻区大企业负责人、社区模范党员等40余人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党校教学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兼职队伍发展有力,专职教师亦然。在攀枝花市委党校顶岗锻炼期间,东区区委党校教师颜晓龙受益良多,他认真学习了市委党校如何准备培训资料,如何开展教学等相关内容,表示要将学习到的先进经验带回东区区委党校。

开展师资结对指导,定期开展集体备课、课程开发……在攀枝花市委党校的引领下,东区区委党校推动师资提能和学校发展同步,储备了一批政治素质好、理论功底强,会讲课、讲好课的优秀教师队伍。

以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支撑,东区区委党校的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前来培训学习。四年来,东区区委党校举办各类主体班、进修班等52个,累计培训党员干部近5000人次。

挖掘特色资源 打造品牌基地

“兰尖铁矿盛产的各种矿石,兰尖铁矿当年的照片、期刊等,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一段兰尖人的记忆,这让我们对三线精神的理解更加鲜活、深刻。”12月15日,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培训班学员来到东区区委党校的现场教学基地“兰尖故事”博物馆开展现场教学。

“党校成立前,东区的党员干部接受的培训更多是普适性的教学,没有凸显东区的特色。”李强介绍,在县级党校分类建设中,东区区委党校选择符合本地实际的改革路径,走出一条特色办学之路。

攀枝花市孕育铸就了包含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等优秀品质的三线精神,丰富的三线建设资源是党员干部接受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宝库”。

2020年以来,东区区委党校紧扣党性教育主题,以历史文化铸魂,充分挖掘提炼三线精神中的东区元素,编撰《英雄时代——中国三线建设攀枝花开发纪略之东区故事》等党性教育教材,不断丰富教学资源。

与此同时,东区区委党校分步推进“党校+基地”建设,先后打造了“兰尖故事”博物馆和城市原点广场等13个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

“通过‘实境课堂’,我更了解三线精神了。”参观之后,学员高俊奇表示将会坚持三线精神,为自己从事的测绘计量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东区区委党校教师在银江电站施工现场开展实地教学。 供图 / 东区区委党校

创新培训模式 把“学习效果”变“工作成果”

近年来,从矛盾重重的城乡接合部新型社区到城乡融合“邻里共富”恒德样板,东区银江镇恒德社区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源于社区党委书记朱应娇发展社区集体经济的“创意”。

而这个“创意”,来自一堂课。

“在先进基层党建示范点参与的实践教学给了我启发,让居民在精神和物质上都‘富’起来,居民间的矛盾自然而然就会化解。”东区区委党校开展的社区党组织书记进修班,让朱应娇对社区的治理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

落户恒德社区的攀枝花市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就有朱应娇的努力,基地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创业就业的渠道和机会。

“盘活资源”“借窝下蛋”……朱应娇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社区集体经济焕发出勃勃生机,“生活越来越好,我们对社区的归属感越来越强”成为社区居民的共识。

把做法变成说法,让说法提升做法就能实现“创新从基层中来,经验到基层中去。”

为了让学员的“学习效果”更好地转化成“工作成果”,东区区委党校把基层党建示范点打造为实训基地,聘请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担任客座教授,让做出经验的人来讲经验。教师是主抓具体工作的人,内容就是先进的工作做法和经验,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教授,“讲的就是做的,学完就能去用。”学员们受益匪浅。

如今,恒德社区已被东区区委党校打造成城乡接合部治理示范教学点,参训学员来到这里向朱应娇学习基层治理的经验,示范带动的“涟漪”层层扩大。(责编/王瑾)

编辑:陈琳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