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白玉县将始终心怀感恩帮扶之情,倍加珍惜帮扶之机,用足用好帮扶之力,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全力推动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发展(控股)公司’]的帮扶工作在白玉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9月14日,在白玉县召开的四川发展(控股)公司托底性帮扶白玉县工作座谈会上,白玉县委副书记、县长洛绒倾培表示。
补齐欠发达地区短板、促进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事关高质量发展成效和共同富裕成色,事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在定点帮扶期间,四川发展(控股)公司倾情倾力帮扶,为白玉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资源和动力。此次托底性帮扶,公司再度牵手白玉县,将为全面推进欠发达县域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俯瞰白玉县城。
倾力帮扶成效显著
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2015年以来,四川发展(控股)公司定点帮扶甘孜州白玉县。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公司在推动白玉县产业发展、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白玉县的经济社会变迁,无不折射出公司对口帮扶工作的显著成效。
做好产业帮扶。投入220余万元,实施麻绒乡菌类加工项目、协达村菜籽油和菊花茶加工项目;积极争取甘孜州民族专项开发资金290万元,实施沙马乡德西村菌类加工项目,有力推进产业向深加工、精加工转型升级。为定点帮扶村沙马乡德西村捐资800万元,作为德西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股本金,参与建设运营集红色研学、民俗体验、温泉康养、度假休闲、旅游集散于一体的德西村“红泉谷”文旅产业项目。目前,已撬动各方筹集资金2320万元,项目红色教育主题馆、温泉池功能房、四栋民宿楼等主体框架建设已完成。项目建成后,既可以为德西村易地搬迁集中居住户创造新就业岗位,又可以带动周边邓珠多自然风景区发展,全力融入甘孜州全域旅游发展战略。
做好民生帮扶。公司累计投入2300余万元,主持实施了县教育云服务平台、第二完全寄宿制学校图书室和县中学图书馆等10余个民生项目,建成了图书馆移动数字化阅读小程序、文化馆数字化直播系统等多个公共文化服务系统,支持县医保局标准化、规范化改造升级。组织开展“暖冬行动”“心愿快车”“阳光校车”等活动,为白玉县捐赠校车3辆,为1600余名中小学生捐赠学习用品和暖冬校服。
做好人才帮扶。组织开展“护航计划”,选派优秀管理人才赴白玉县县属国企挂职,组建“融智发展新白玉”线上咨询团队,抽调业务骨干,为白玉县属企业改革发展和经营管理提供线上咨询服务。连续3年举办“四川发展(控股)公司帮扶白玉县中职人才培养班”,累计为白玉县培养中职人才200余名。组织德西村60名适龄劳动力开展汉藏双语培训、旅游技能培训和致富带头人专题培训,提高群众就业技能水平,带动就业增收。
做好结对帮扶。持续深化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采取“组织共建、队伍共管、人才共育、困难共帮、资源共享、发展共赢”结对模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结对帮扶,落实结对帮扶资金400余万元,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与白玉县委、县政府召开托底性帮扶工作座谈会。
闻令而动勇担使命
四川省委、省政府部署开展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以来,四川发展(控股)公司闻令而动、干劲十足,先后3次召开党委会,及时传达学习全省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推进会、电视电话会以及国有企业支持欠发达县域振兴发展甘孜片区座谈会精神,深刻领会把握开展托底性帮扶工作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欠发达地区追赶跨越、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牵引,是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惠民工程,推动公司上下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自觉服从大局、服务大局,以实干体现国有企业的担当。
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宜刚亲自率领总部5个部门和10家下属企业负责同志,第一时间奔赴白玉县开展托底性帮扶工作专题调研,实地走访5个乡镇、6个产业基地,详细了解县域内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情况,并与白玉县委、县政府进行座谈交流,围绕地方所需、企业所能,深入探讨托底性帮扶思路举措。按照“三级联帮”要求,沟通确定帮扶县域内9个乡(镇)近40个村,结合乡镇和行政村既有条件、发展方向、困难问题,精准匹配二级和三级企业开展结对帮扶。结合专题调研情况,研究制定了《支持白玉县振兴发展实施方案》和《2024年托底性帮扶工作计划》,形成了可量化、可操作、可落地的帮扶工作举措,为公司积极支持白玉县振兴发展提供了工作指南。
同时,公司及时成立了以党委书记、董事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包括总部8个部门及22家直接出资企业相关负责同志在内的工作专班,选派1名经验丰富的中层干部进入县级工作专班,选派5名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或工作队员,形成“一竿子插到底”的帮扶团队,坚决打好支持欠发达县域振兴发展的“开局战”。同时,推动建立统筹协调、联帮联扶、利益共享、派驻管理、工作调度“五位一体”工作体制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力争在省级层面多呼吁、多协调,和县上一道多争取政策、资金、项目;在县级层面同谋划、齐努力,加强沟通协调,推动产业、项目落地落实;在公司内部激励各级各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把托底性帮扶工作做好做实做出成效。
推动重大项目落地。
聚焦产业发展筑牢支撑
深刻认识到产业是开展托底性帮扶工作的关键支撑,项目是开展托底性帮扶工作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公司在投资运营、资本运作、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优势,找准公司主责主业和白玉县资源禀赋的结合点,与白玉县精诚合作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以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支撑县域振兴发展,努力实现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充分挖掘县域内“一江三曲”水利资源和年均日照超2000小时太阳能资源优势,通过直接投资建设、股权投资等方式,积极参与县域内光伏、水电等项目,加强与省、州相关部门对接协调,争取有更多光伏、水电项目指标落地白玉县。依托县域内矿产资源储量大、矿种多的优势,积极参与白玉县新一轮合作找矿工作,力争锁定1至2宗优势矿产资源,高效绿色开发利用。聚焦天然林保护、生态保护修复、饲草基地建设、林下经济发展等方面,不断推动白玉县牦牛产业、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保护屏障。支持中藏药材种植园项目建设,助力白玉县藏医院院内制剂的人用经验采集、二次开发、藏药新药创制,充分利用渠道优势,积极推广白玉县中藏药材、院内制剂扩面销售。
此外,要依托“川林好物”“西藏电商”等平台,提供电商渠道建设、线上产品销售、电商运营等支持与服务,大力拓宽昌台牦牛、白玉藜麦、白玉藏菊、松茸、川贝、羊肚菌等特色产品的销售渠道,助力特色产品开发转化、市场开拓。在重点突破产业帮扶的同时,公司还将持续深化基础设施、民生帮扶、消费帮扶、人才帮扶等方面工作。
下一步,四川发展(控股)公司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再接再厉,全力以赴服务和融入“四类地区”振兴发展,为补齐全省区域发展突出短板,促进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责编/蒋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