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同时要用科学办法进行管理,切实管到位、管到点子上,切实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阔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党员干部要始终把干部监督管理工作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围绕规范权力行使、细化日常监督、激发干事活力等方面,全面加强干部全方位管理和常态化监督。
健全培养体系,规范权力行使,夯实队伍基础。分层分类夯基础,把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开展订单式、专班制培训,扎实基层“头雁”理论功底。进网入格强实践,以深化党建引领“微网实格”治理为契机,推动基层干部、后备人才进网入格兼任微网格员,在疫情防控、隐患处置等工作中实岗锻炼。梯度培养重储备,着眼后继有人,以公开选拔、组织推荐、资格联审等程序,遴选建立人才储备库,“一人一档”建立积分库,实施区级提级管理。坚持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聚焦决策议事、招商引资等七大重点领域,建立单位“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检查清单,结合日常考核、经责审计、巡察检查等途径,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
健全监管体系,抓实队伍管理,做细日常监督。日常管理提级,建立个人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将参加宗教活动、直系亲属在辖区承揽工程项目、操办婚丧喜庆等事项纳入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备案内容。考核评优前置,建立基层干部“双述双评”机制,实施科级领导干部精细化管理,明确7类158项扣分标准,综合举报核查、工作督查等监督成果,多角度监测领导班子运行及领导干部表现。延伸监督触角,探索衔接领导干部工作圈及社交圈管理,关注重要事项、重点场所、重点时段,细化明察暗访、实地调研等8小时之外监督措施,督促干部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对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整顿,对不合格基层干部进行调整,推动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
健全激励体系,提振干事热情,激发干事活力。完善薪酬保障机制,强化多元关心激励,建立岗位等级序列和薪酬体系,形成与岗位、工龄挂钩的待遇增长机制。注重差异化考核激励,构建日常考核与年度评议、组织考核和群众评价相贯通的考评机制,杜绝考核结果“平衡轮坐”。持续拓宽成长渠道,完善公务员职级晋升配套制度建设,针对干部实绩、口碑、岗位权重、任职经历等情况,综合设置“基础分+激励分+扣分项”等积分指标,为干部职级晋升提供参考,着力破解搞“论资排辈”“职级晋升梗阻”等问题,持续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着眼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