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四川党的建设》数字版 2025年1月下 / 第02期
P. 40
踔厉奋发新时代 治蜀兴川再跨越
38 时评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以高质量养老服务助推银发经济发展
文 / 冯春天
2025 年的经济热词,一定少不了“银发经济”。 雪”的银发经济方兴未艾,折射老年群体美好幸福的向
今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 往。过去,银发市场“买不到、买不好、买不安心”问
革发展的意见》发布,明确“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题突出,出现供需失衡的困境。因此,要立足老年人需
2024 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对发展银发经济作 求的结构与特点,找准政策实施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发力
出部署,释放出加快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明确 点。要在动态调研老年群体的年龄层次、经济状况、地
信号。 域环境、消费理念上下好“绣花功”,既要注重“有吃
据统计,截至 2023 年底,全国已经进入中度老 穿”“有病看”等物质保障,更要着眼“有人陪”“有
龄化社会。据测算,到 2035 年左右,60 岁及以上老 事做”等精神供给,同时还要解决老年群体“不被骗”“不
年人口将突破 4 亿,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在这样 溺网”等社会问题,打造并拓宽各有侧重、差异化发展
的背景下,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显 的养老服务产业集群和领域。
得尤为重要。然而,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相比, 创新养老服务方式,提升银龄生活品质。培育壮
当前银发经济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要想“掘金” 大银发经济服务新业态、消费新场景,关键在于创
银发经济,先要增强其内在含“金”量,加快建设 新。如果仅仅满足单一化、同质化、低质化的养老服
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更多 务需求,不仅会陷入“红海市场”的竞争局面,还会
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老年群体身体健康、精神文 影响银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应看到,银发经济的发
化需求,实现应对人口老龄化与有效激发社会经济 展涵盖一二三产业,需要倡导多学科、多行业、多企
活力的“双向奔赴”。 业联合攻关,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充分的智力支持,推
培育银发产业沃土,奠定经济发展基石。“老” 动银发经济向高品质、多样化发展。一方面,改造升
有所呼,政有所向,企业与市场有所为。发展银发经 级传统产业,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养老产品和服务质
济并不是简单的经济归集,而是汇集“老有所养、老 量;另一方面,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充分利用数字化
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等重点民 和智能化技术,在降低老年人使用门槛的基础上,提
生民心工程的社会范畴。应强化政策支持引导,巩固 高他们对数字服务、智能产品的参与度,从而推动银
增强基层养老服务保基本、兜底线的能力。要加大对 发经济新增长点持续涌现,让老年群体共享新质生产
银发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投入 力发展成果。
研发和创新,开发适合老年人的产品与服务。同时,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聚智汇力,关爱“银
加强市场监管,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安全,让老年 发族”,抓住银发经济发展机遇,深化养老服务改革,
人消费更放心。 必将促进老龄事业与银发产业协同发展,让银发经济
倾听老年群体心声,精准对接服务需求。“长坡厚 的成色更足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