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四川党的建设》数字版 2024年5月上 / 第09期
P. 30

踔厉奋发新时代  治蜀兴川再跨越



            28  本期关注








                  用“科技”助农种粮


                  文 /《四川党的建设》全媒体记者   蒋筱青









                                                 都校区,刚参加完学院会议的吴雨                   的持续“攻关”。

                 【青春故事】吴雨珊,34 岁,副教               珊,深入浅出地给记者上了一堂“科                      筛选适宜密植的玉米品种,选
                 授,四川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主                 普课”。                              用耐荫抗倒的大豆品种,不断调整优
                 要从事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和                      吴雨珊告诉记者,玉米、大豆同                化田间配置及配套的田间管理技术、
                 智慧农业相关的教学科研与示范
                                                 为旱地同季作物,一亩地种了玉米就                  创制全程机械化技术和机具……多
                 推广,获评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
                                                 无法种大豆,反之亦然。但由于玉米                  年来,吴雨珊和团队里的 20 余名专
                 青年先锋”。
                                                 亩产远高于大豆,且能用作饲料、工                  家人才,研究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为
                                                 业原料等,经济效益更高,“在与大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体系的
                                                 豆‘争地’中,玉米处于优势地位,                  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技术

                    4 月 19 日,春季最后一个节             这就导致了农户不愿意种大豆,大豆                  支撑。
                气——谷雨。在仁寿县现代农业产业                 产量自然也就提不上去。”
                园区,一个纤细的身影正在田间忙碌。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正好                             推广
                    这是吴雨珊,四川农业大学农学               破解了两者的“争地”矛盾。                       曾被“观望”如今“热捧”

                院的一名“90 后”副教授,她正仔细                   利用该技术,在一亩地中,实                     “把大豆和玉米种在一起,有
                查看玉米生长情况。“眼下正值农作                 行 2 行玉米带与 3 至 6 行大豆带复             什么稀奇,以前村民也这么种。按照
                物生长关键期,我们要提醒种植户及                 合种植,适当缩小玉米、大豆株距,
                时追肥、防治病虫。”她告诉记者。                 扩大玉米大豆行距,充分利用光能,

                    走村、入户、进田,推广传授玉               提高产量。
                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吴雨珊                     表现在田间,玉米行距可以减
                的工作常态,她说:“乡村大有可                  少至 40 厘米、株距可以减少至 10 厘
                为,青年力量更要冲锋在前。”                   米。“原来一亩地能种 4000 余株玉

                                                 米,现在半亩地也能种这么多。”吴
                             创新                  雨珊笑着说,这样,一亩地中玉米仍
                 科研“攻关”提升农作物产量                   能保持原先产量,还能多收 100 公斤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到底                至 150 公斤大豆,“1 亩地相当于原

                是什么?                             先的 1.5 亩。”
                    4 月 23 日,在四川农业大学成                产量提升背后,正是科研人员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