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网评
年轻干部要做“蓄电池”
2022-03-10 10:58来源:四川党建网
现代人才学“蓄电池理论”认为,人一生不可能只充一次电,必须要成为高效能蓄电池,进行不间断地充电,才能持续释放能量。年轻干部更应自觉远离“舒适区”,随时保持“空杯”心态,不断地更新自身、完善自我、超越自己,做一块持续充电、永续释放磅礴正能量的“蓄电池”,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要做“蓄电池”,就要摒弃废弃无用的“干电池”。一段时间,一些年轻干部面对繁重紧张的工作,用“佛系”“躺平”等网络流行词自嘲、自诩;也有人说,“干得多不如干得巧”“干得好不如说得好”“当官要趁早”“过了这个村,没有那个店”。其实这种不良思想苗头就好像一节节电量耗尽、变质腐化的“干电池”,不仅释放不了正能量,还有可能积久成疾、危及自身。假如一味以个人得失、个人好恶来看待自己的工作、所处的环境,有可能就会陷入功名利禄的陷阱,最终越陷越深、迷失自我。无论是立身处世还是从政干事,年轻干部一定要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一定要铭记初心使命、筑牢理想信念,要自觉剪除思想上的不良倾向,自觉纠正认识中的误区偏差,自觉摒弃行动上的私心杂念,才能在践行入党初心、忠诚履职为民的路上披荆斩棘、奋勇向前,无论顺境逆境,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

要做“蓄电池”,就要持续不断“充电”。蓄电池相比干电池,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储存电能,持续释放能量。思想敏锐、勇于创新是年轻干部的优势,但也存在经验不成熟、阅历不丰富的短板,必须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强化学习、锤炼本领,不断充实自身的能力“蓄电池”,以便释放永不枯竭的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要胜任领导工作,需要掌握的本领是很多的,最根本的本领是理论素养。年轻干部要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理论学习过程中,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甘当“小学生”,勤做“小蜜蜂”,在一次次实践锤炼中汲取生动鲜活的智慧和力量。要始终坚守崇高精神追求,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在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各方面练就过硬品格,心无旁骛、脚踏实地为党和人民努力工作。

要做“蓄电池”,就要源源不断“放电”。储存电能只是方式和手段,而蓄电池的最终目的还是释放能量,源源不断地释放最大能量,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各方面的需求。“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年轻干部成长进步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要以“实”为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真抓实干,脚踏实地,不畏手畏脚、患得患失,发扬钉钉子精神,走稳、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要以“干”为要,坚持实干至上、行动至上,敢于担当、锐意进取,积极投身到项目建设一线、急难险重一线、服务群众一线,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要以“民”为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人民共同理想,把个人追求融入党和人民共同奋斗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上不懈努力奋斗。(蓬安县委组织部  元新强)
编辑:易贝羽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