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对做好农村工作至关重要。加强新形势下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改善村级干部队伍结构,解决村级组织后继乏人问题的有效途径。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了提高经济收入,站上更好更大的舞台,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再回家乡,使得留守农村的多为老弱病残群体,农村在家党员学历低、老龄化现象普遍存在,缺乏可供培养的后备干部。做好后备干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信息库。采取多种形式和有效方式,从改善拓宽村级组织的文化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方面入手,在本村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乡贤能人中筛选,详细掌握基本情况,有计划选拔文化水平高、有一定致富能力和水平、热心服务群众的年轻党员作为农村后备干部。
加大后备干部培训和实践锻炼。坚持备用结合,采取学习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后备干部通过党员远程教育、学习强国APP进行政治理论、农村路线方针政策、农村法律知识、实用技术学习,全面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在平时的工作中,主动给后备干部交任务、压担子、提要求,用“做给他们看、带着他们干”的方式,使后备干部全面掌握本村的基本情况和实际问题,增强他们处理村务工作的能力,让后备干部在复杂岗位上经受考验,在实践锻炼中丰富阅历,增长见识,加快成长。
跟踪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安排工作经验丰富的村干部作为后备干部培养人,“一对一”搞好传、帮、带,经常交心谈心,及时了解掌握后备干部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批评、教育,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定期组织村民代表、党员对后备干部工作实绩,特别是关键时刻表现、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议,确定后备干部评定等次,对表现优秀的后备干部依法选拔进入村级班子,表现不合格的后备干部取消后备干部资格,做到后备干部择优录用,有进有出,能上能下,动态管理。(广安市广安区财政局 周正华)